首页 > 淮安文史 > 赵翼与淮安

赵翼与淮安

发布时间: 2011-01-16 14:08  关注度:4495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他也曾多次往来于淮安,并留下了大量相关的诗歌作品,和淮安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清乾隆时的著名诗人、学者赵翼。

■程治国 文/图 

 赵翼著作

赵翼手迹

赵翼故里原在武进县戴溪乡,赵翼57岁后移居此宅,居住达31年,嘉庆十九年卒于宅中。故居现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他是清乾隆时著名的诗人,与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他是著名的史学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二十二史考异》合称为三大史学名著;他一生著述颇丰,著有《瓯北集》、《瓯北诗话》、《陔余丛考》、《檐曝杂记》等。他也曾多次往来于淮安,并留下了大量相关的诗歌作品,和淮安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清乾隆时的著名诗人、学者赵翼。

赵翼(1727~1814),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一时影响甚大。本文拟结合其相关作品,对其相关的来淮经历及交游予以勾稽,以飨读者。

赵翼十二岁能为制举文,一日可成七艺,人皆奇之,十九岁成为秀才。在此后的数年中,他一直应聘为富家课徒。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私塾职被解雇,他离家北上,投奔作幕于京城的亲戚,时年二十三岁。在北上途中,他首次经过淮安并参观了淮阴钓台,写有《淮阴钓台》二首,其一曰:“遗迹长淮一钓台,常令过客此低徊。萧曹内本无君坐,云梦间还谒帝来。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千秋此狱难翻案,留作人间吊古哀。”

抵京后,赵翼因文才受知于刘统勋。刘延其至家,纂修《国朝宫史》。翌年秋,赵翼中举人。由于主考官汪由敦的器重,自同年冬起,赵翼被聘入汪氏幕署。后赵翼虽在会试中屡遭败北,仍先后考取礼部教习、内阁中书。其间,赵翼有一次归乡的经历,并于1752年至1755年间在北上途中再次经过淮安,游览了漂母祠,其《漂母祠》诗云:“淮阴生平一知己,相国?侯而已矣。用之则必尽其才,防之则必致其死。……独悲淮阴奇才古无偶,始终不脱妇人手。时来漂母怜钓鱼,运去娥?解烹狗。”

1756年,赵翼入直军机,1761年成进士,高中榜眼。1766年,赵翼出任广西镇安知府,在南行的途中,他再次经过淮安,在淮期间,他作了短暂的停留,会见了同年阮葵生。阮葵生,字宝诚,号吾山,淮安府山阳县人,乾隆辛巳(1761)会试以中正榜录用,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历任刑部郎中、通政司参政等职,终刑部右侍郎。

1770年,赵翼调守广州。1772年,他当初在广州处理失误的一桩旧案被朝廷追究,受到降一级调用的处分,遂归里侍养者五年,不复出。归里期间,赵翼还有一次来淮的经历,写有《淮游》诗六首。这时发生了有趣的一幕,身为榜眼的赵翼遇到了同科的状元王杰,其时王杰正在典试浙江的途中,正好路过淮安。关于当年状元的归属,其中有一段公案,其实无论是学识还是当时的舆论,都一致看好赵翼。而从殿试成绩来看,也是赵翼第一,王杰第三,然而最终却因为王杰是陕西人(陕西之前从没出过状元)及其它政治原因,结果正好完全颠倒。此番相见,赵翼自是感慨万千,写有《同年王惺园少宰典浙试,事竣还朝,相遇淮上话旧,别后却寄》二首,其一曰:“主知特达冠朝?,关陕巍科继德涵。香案身依天咫尺,雅轮手挽运东南。千秋遭际真无两,一等文章肯第三。莫怪经过不相迓,年来怕遇贵人谈。”不平之意溢于言表。

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赵翼再次来到淮安,也加入到了迎銮的队伍中,在淮安,他受到了漕运总督鄂宝的接待。鄂宝,满洲旗人,历官广西巡抚、山西巡抚、湖南巡抚、漕运总督等,赵翼写有《漕帅鄂公延主淮阳讲席赋呈》。之后,他来到了河下荻庄,会见了程沆。程沆字瀣亭,号晴岚,进士,官庶吉士。荻庄是河下著名的园林,园在萧湖中,风景绝佳,程沆“于此宴集江南、北名流,拈题刻灯,一时称胜”。园中的胜景,令赵翼留连忘返。遂欣然命笔,写有《程晴岚太史招饮荻庄即事》:“小筑堪寻胜,湖干第几湾。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疏密花千树,四环屋四间。主人头半白,养静作禅矣。”(其一)其中的“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成为荻庄的活招牌。此后赵翼多次来到淮安,都把荻庄作为落脚点。在淮安,他还会见了阿思哈,写有《大学士云岩阿公平金川后治河豫省事毕,趋赴行在,道经淮城,相见话旧,敬呈三律》。阿思哈,满洲旗人。历任内阁中书、江西巡抚、漕运总督等职。他再次参观了漂母祠,写有《漂母祠和韵》。在闲暇时,他对淮安的一些轶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相关文献中搜集到和淮安的两则轶事,并各系以诗。其一的小序云,《徐仲车集》:淮阴一妇人,有盗杀其夫而娶之,妇弗知也。生二子矣,盗以为相从久必不恨,偶同舟过其夫死处,乃语之,夫大恸,走诉官,置之法,并投二子于河。俟盗戮,亦自沉死。其二小序云,《夷坚志》:金海陵南下时,淮阴磨盘滩张生妻卓氏为金将所得,即伪与欢,并告以故夫有藏镪,乃同往逼取之,金将以为爱己也,尽以所掳委之。会军变北归,卓乃醉而杀之。囊其物归故夫,谓当时若不设逼银计,彼必不深信,使我得伺间且倍获也。临别时,赵翼和程沆依依惜别,写有《和晴岚赠别原韵》。

1781年到1782年间,赵翼再次过淮并作短暂停留,他又会见了程沆,其《归舟过淮晤程晴岚留别》曰:“赴官休问野鸥亭,归路相寻此暂停。兴尽回舟偏访友,功深闭户正穷经。故人见面多垂白,名士成书未杀青。临别更烦坚后约,秋风并舫舶西泠。”两人约定秋间共游西湖。

1785年,赵翼又来到淮安,在清口,他会见了阿思哈,写有《清口谒云岩相公》。赵翼再次来到荻庄,正赶上程沆七十大寿,他写有《过淮晤程晴岚,值其七十寿,赋诗称祝,次章兼订平山堂之游》。其间,赵翼因误造程易寓园,遂与程易相识,程易,字圣则,号吾庐。官至候补两浙盐运使。

1786年,因身处清口的阿思哈之邀,赵翼于是年端午日又来到淮安。此时的淮安发生了大饥荒、大瘟疫,道路上死者相枕。其《所见》:“行尸谐语本荒唐,不谓相逢满道旁。皮骨仅存人似腊,知无粒米在他肠”,形象的描绘了当时的情景。他又会见了老友程沆,写有《再晤晴岚》。是日,漕帅毓奇召集赵翼、程沆与两淮盐政全德一起置酒过节,毓奇,字锺山,号竹溪,满洲旗人,历任巡漕御史、内阁学士、兵部尚书等职。全德,满洲旗人,号惕庄,历任苏州织造、两淮盐政等职,之前,全德在1784年请赵翼主讲安定书院。赵翼与他们一起观看赛龙舟,饮酒赋诗,直至凌晨方始归来。其《是日竹溪漕帅招同惕庄、晴岚置酒过节,高宴竟夕,赋诗志雅》曰:“折简欣叨雅谊亲,蒲觞泛座酒千巡。恰逢笙管娱佳节,谁肯云霄念故人。战垒重谈滇骠信,戏场正演楚灵均。欲知留客情深处,宴罢归来已向晨。”

时隔不久,赵翼再次来到淮安,他又到了荻庄,和程沆把酒言欢,其《再过淮上晴岚留饮荻庄即事》曰:“潦后重来访荻庄,西风踏叶遍篱强。行厨酒履斟重碧,留壁诗犹挂硬黄。家幸未沉河伯妇,人傅已作水仙王。衰年何意频相见,把臂宁辞放老狂。”并写有《连日饮晴岚家赋赠》。因赵翼是年恰好六十,程沆写诗祝贺,赵翼以《晴岚以余年六十枉诗称祝,次韵奉答》来志谢。赵翼还接受了程易的邀请,到其寓园观剧,其《程吾庐司马招饮观剧赋谢》曰:“淮水秋风暂泊船,敢老置酒枉名笺。翻因误入桃源洞,又荷相招菊部筵。一树一行新按队,霓裳三叠小游仙。殷勤最是留髡意,别后犹应梦寐悬。”

1799年到1800年间,赵翼南行途中经过袁浦(今清浦区),其《自袁浦归途作》云:“访旧清淮数日留,橹声如雁下扬州。湖中村似浮波面,潦后船犹出岸头。天降丰年无德色,人间新政有欢讴。江南满眼熙恬象,不枉衰迟作近游。”

1803年,已经77岁的赵翼再次来到荻庄,然而此行注定是落寞的,不仅程沆早逝,其子亦早亡,而程氏子弟亦大不如前了。其《到扬州值松坪子次生,新抱西河之痛,至淮安问晴岚子荫堂久下世矣,感赋》云:“题襟好友已松楸,那更风摧玉树秋。哭到故人三两世,感深倦客一孤舟。当年曾羡驹千里,今日俱归貉一邱。早识此行多引泪,悔携?被出门游。”后来他又来到清江浦,为其门生费筠浦送别,写有《清江浦送费制府入为大司马,贺迁惜别,情见乎词》。带着满腔的落寞,赵翼离开了淮安,其《自袁浦归途作》曰:“忆昔来袁浦,旌麾迭送迎。一堤三十里,八座两门生。聚散踪无定,暄凉景倏更。江程独归处,尚有月随行。”这也是赵翼最后一次来淮。

记载赵翼和淮安渊源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其《瓯北集》中,另外,其《檐曝杂记》卷五中还记有当时的山阳冒赈大案,限于篇幅,不再赘言。

从23岁首次来到淮安直至77岁最后经过淮安,五十余年间,赵翼十余次来到淮安,并在淮安驻足,留下了大量和淮安有关的作品。其人虽已没,百载有余情。二百年后的今天,每当悬想当年赵翼在淮安吟咏风月,泼墨言志,谈笑风生的情景,我便顿觉古老的淮安一下子增添了许多流风余韵。光阴荏苒,荻庄久已不复存在,但“是村仍近郭,有水可无山”的佳句却和赵翼的其它诗作一起,成为赵翼留给淮安人民的珍贵历史文献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赵翼塑像

赵翼的《陔余丛考》

■他也曾多次往来于淮安,并留下了大量相关的诗歌作品,和淮安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清乾隆时的著名诗人、学者赵翼。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