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旅游 > 楚州河下河北街纪事

楚州河下河北街纪事

发布时间: 2011-04-18 19:44  关注度:4427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河北街地处楚州千年古镇河下的北首,因位于老盐河北而得名。这条老街南与河下街道连接贯通,北与市开发区徐杨乡严李村接壤,是旧时老淮安北乡人南进淮城,上河下镇;西去板闸,到清江浦的必经之道。

淮安新闻网4月17日讯(曹树春 崔文林) 河北街地处楚州千年古镇河下的北首,因位于老盐河北而得名。这条老街南与河下街道连接贯通,北与市开发区徐杨乡严李村接壤,是旧时老淮安北乡人南进淮城,上河下镇;西去板闸,到清江浦的必经之道。

正因为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的独特地理位置,孕育?了许多独特的历史遗风遗迹和市井文化。

河北镇 三角城

河北大街古称河北镇,宋元时期“三角故城”所在地。早先坊间有称此地为“北国幽州城”之说,并有六郎庙佐证,尚未查出更多实据。有史文记载,“明代为护盐业在原城基址上修葺了城墙,筑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道光癸卯年间,郡城大修借用了此城不少墙砖而废了城圈”。虽渐剩下了南北东西几条街巷,但旧城池的轮廓和规模仍清晰可觅。

一条主街道贯穿南北,南过小南门口,沿河北南大街连接河下街程公桥,北沿大市口、小市口、乱石街、广济桥至北头集,素有“十里长街”之称。沿南北主街道横跨东西二条街巷,向东沿陆三巷、菜籽街,一路经阴阳桥至城隍庙,一路经牌楼口至礼字坝;向西过嵇桥西街和光明街,经西里大冲桥到吕庄,后又开通了二条东西走向的路道,形成了一纵四横的主街道架构,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古设东里、西里二个小镇,现隶属于紫?树、城郊、河北三个村(居委会)。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城郊村农民在小南门口向西同一轴线百余米处开挖团结渠;紫?树村农民在阴阳桥附近整修农田,都曾挖到了老城墙根,撬出了不少老城墙砖。后来,修建环城路,将程公桥向北至小南门口的河北南大街隔断成了两截街道。三十多年来,随着城乡建设发展,老街原先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眼下,东里牌楼口、南门口凉亭子、闸口桥、北头集;西里澡堂子、大冲王庄、吕庄等已逐渐从地标群中上消失了。

盐商埠 中医街

河北街古称“盐河北”,是旧时苏北盐业集散地。当年,街东沿渔滨河到通里桥有一个盐港,从东海、灌南等地船运过来的盐,就从这里上岸交易,港湾内停满了载运盐货的船只。岸上从东岳庙到小市口,街道上人来人往,挤满了做盐生意的买卖人。街西沿闸口桥到后大汪有一个盐坞子,从盐河开进来的盐船,过了闸口就停靠在盐坞子内,验货、过称、卸船后等候取款。此地市场上,盐货分官盐和私盐两种,官盐质量好,价格贵;私盐质量粗劣,价格贱。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街上还有一家盐务所,专管辖区内的盐业经销。

河北街还盛产粗盐,这里原有大面积盐碱地,从小市口向西经乱石街到西里大冲,后街上有百余户人家从事刮碱晒盐的营生,由碱卤制成盐成品后,到盐港或街市上出售。这种粗盐多用于腌制萝卜干、大头菜之类的咸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此地腌制出的咸萝卜干和老卤大头菜远销到上海、南京等江南大城市,名气很大,名声很响。由此,腌切咸货成为了此地的一大传统产业,还出了几家腌切大户。

河北街史称“中医街”。明清以来,这里?了许多名医和神医。历史上,此地的中医中药与山阳城、清江浦形成了三足鼎立,有的老中医名扬江淮四城八地,成为了山阳中医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张大先生”张锡洲、“刘半仙”刘金方,两家三四代人就出了十几位中医先生。

至今,河北街上乃有不少老中医先生的后裔,传承了中医中药的精湛医术,悬壶治病,有的从事西医,成为了县乡医院的中西医名家。

街前商 街后农

河北街地处郊区,自古就有街前经商,街后种田的习俗。上世纪五十年代,建国初期搞土地改革,街上无田无地做惯了生意买卖的人家,被划归到居委会,进工厂当上了工人;而有田有地的人家,则被划归到农业生产队,种田当农民。

每天早上,临街人家的男男女女有的扛着农具下田劳动,有人骑着自行车进城到工厂里上班;市民人家去粮站买回计划口粮,农户人家去生产队粮仓称回劳动粮。特定的计划经济历史条件下,一条街上合居着市民和农民两大类人家,生存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成为河北街多年来一道独特的风景。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