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名人 > 筑梦农村——河桥镇返乡大学生丁伦业创业背后的故事

筑梦农村——河桥镇返乡大学生丁伦业创业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 2018-12-10 19:27  关注度:3548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2006年,大学毕业前夕,别的同学都在城里应聘找工作,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而老家在盱眙县河桥镇茅湖村的丁伦业,却和镇关工委主任取得联系,决定回乡创业。最终,在镇关工委协助下,丁伦业在家乡的田野上,放飞自己的创业梦想。
2006年,大学毕业前夕,别的同学都在城里应聘找工作,寻找自己发展的空间,而老家在盱眙县河桥镇茅湖村的丁伦业,却和镇关工委主任取得联系,决定回乡创业。最终,在镇关工委协助下,丁伦业在家乡的田野上,放飞自己的创业梦想。

认准的路,坚定地走

丁伦业放弃在城里找工作、返乡创业的事情,一时在家乡引来不少风言风语。一些人的白眼与嘲笑,让丁伦业一度无所适从。这时,镇关工委领导来到他身边,给了他安慰:“作为一名大学生,要站得高、看得远,偏远的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比拥挤的城市更加适合青年人发展。”

创业需要启动资金,父母因为生气,也怕失败,拒绝投资。丁伦业厚着脸皮从叔叔手里借了3万元,镇关工委领导帮助筹措2万元,合伙人筹资4万元,这点钱对创业來说,只是杯水车薪。于是,丁伦业和他的合伙人动了开饭店积累创业资金的念头。他们买了一条水泥船,简单装修后,在村子七里湖边开起全镇第一家水上饭店——猫耳湖农家渔港。经过精心运作和宣传,生意火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丁伦业顺利赚到了第一桶金。然后,他开始投资养猪场,边养猪边扩大规模。养猪获得成功后,丁伦业又抓住政策机遇,成功流转300亩水面和450亩土地,注册家庭农场,事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经历风雨,乐见彩虹

饭店开了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让丁伦业的水上饭店遭受了灭顶之灾。船舱顶盖被大风刮飞,船身被大浪掀到了几十米远的一处堤埂上。刚刚建成的第一栋猪舍也塌了墙。

第一次“遇险”,丁伦业情绪低沉、食无滋味。此时,镇关工委领导来到现场,边看灾情边开导他:“天灾不可避免,要振作精神……”修整加固船只后,丁伦业又重整旗鼓。

尝到养猪甜头的丁伦业关掉水上饭店,一心一意扩大养猪规模,却遇上市场生猪价格波动,损失20多万元。在镇关工委领导鼓励与众亲友扶持下,丁伦业又一次挺了过来。他在深刻反省中意识到,自己考虑事情太理想化,急功近利的思想要不得。

对于养猪业来说,随着国家有关调控政策的出台,市场行情趋于平稳,丁伦业也从中获益良多。喜欢交朋友的丁伦业结识了一大批养猪大户,经常不定期地在一起交流养殖经验,讨论市场行情。丁伦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同行不是冤家。”在丁伦业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加入养猪行业。

富而思进,公益同行

富了不忘回报社会。一路走来,丁伦业始终把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光彩精神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农业项目的立项、农业产业化的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再到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无不昭示他造福桑梓的拳拳之心。

经营水上饭店时,丁伦业总是优先收购老渔民的鱼虾;经营合作社时,他总是找家庭困难的农户入社;2015年在团县委的组织下,他前往穆店乡慰问先天性心脏病女孩房婷,现场参与捐款;2016年春节,他主动走进维桥和管镇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生活用品和节日的问候。

几年来,丁伦业先后创办了“盱眙众托养猪专业合作社”和“盱眙老庙嘴水产养殖家庭农场”。借助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他带动几百户农民搞起养殖,销售收入千万元。

■融媒体记者 叶 列,通 讯 员 谭昌奎 李 慧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