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美食 > 淮菜精华谈

淮菜精华谈

发布时间: 2011-11-20 22:02  关注度:3792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来源:网络  作者:淮安新闻网  编辑:淮安114网字号:[超大]  [中型]  [标准]  [小字]
导读:淮产名蔬珍馔与之相辉映的淮菜系列已基本完善(粗略计之:独创的经典肴馔400余品,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肴馔1300余品)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长鱼席为龙头,全羊席、全鱼席为两翼,淮产名蔬珍馔与之相辉映的淮菜系列已基本完善(粗略计之:独创的经典肴馔400余品,具有地方风味特色的肴馔1300余品);厨师队伍规模庞大,烹饪技艺高度成熟,个别专项甚至入化;典型鲜明的地方特色大放异彩,精和清新的风格韵味亦已沛然具足;辐射之远,流传之广,声誉之高,达到了淮菜历史上的第一座峰巅。

同治、光绪年间,是淮菜、淮厨承前启后、最为活跃的时期,争妍竞秀,大气磅礴,盛况空前。当时,国内盛称有“川淮鲁粤”四大帮口,齐名并驾,各有千秋,令人难分轩轾。如要从总体风格上作一比较,则鲁菜如盛装宫眷,富贵崇华,气象万千;粤菜如南国佳人,富丽奇艳,美不胜收;川菜如巴蜀美姝,清丽纯朴,妙不可言;淮菜如林下名媛,清贵秀雅,蕴藉无限。

清末民初,国人将发源地相邻、风格口味相近的淮菜、扬菜合称为“淮扬菜”。出生于淮安的金融三巨子:大陆银行谈荔孙、盐业银行朱虞生、金城银行周作民,不仅联合结成“北四行”,抗衡浙系财阀“南四行”,还合资兴建了24层上海国际饭店,将玉华台、老半斋、新半斋等淮菜名店带到了京、津、沪、渝等各大城市,扩大了淮扬菜的影响。1949年,中央最高层领导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国宴上所用菜肴,以南北人士都能接受的“恩来家乡的淮扬菜”为主。张文显等一批淮厨被借调至北京,参与筹备盛典。淮菜代表作——“软兜长鱼”有幸率先登台,被人们誉为“共和国第一菜”。后又被评为“江苏十大名菜”之首。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理论界“菜系”之说风起,遂称“淮扬菜系”。对此,淮安人不改谦厚淡泊、抱朴守真之古风:从淮菜形成的全过程来看,无论是投入的财力、物力,还是为其作出重要贡献的厨师、美食家,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淮安焉敢贪此天功专美于身?从淮菜的传布、交流、发展来看,淮菜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归纳起来,淮菜(含淮点)至少有四大特征:

一曰“和”。追求天地万物间的太和至美,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最高境界。映射到淮安饮食文化生活及烹饪技艺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大德载物,勿伤天和。利用厚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淮菜创制的风格趋向:取料平易,多为可养殖种植的地产品,且物尽其用,纤细无遗。不以陆海珍藏、殊方异类为宝,尤反对野蛮残忍地捕杀濒绝稀有之物。烹制手法上,戒除丑陋的、庸俗的酷虐恶习,捐华务实,力求平和。通过非凡的创造,使世人接受了一个事实:即使如长鱼之微,却也方圆可施,终成洋洋大观;纵然似猪羊之贱,也能点石成金,令熊虎难出其右。用来炫贵夸富,或有不逮;食之鲜美、味之醇和实乃过之。中国幅员辽阔,物产极丰;烹饪技艺博大精深,穷神知化,只要不断推陈出新,新品美食可变化无穷,而无需以失去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代价。这一饮食生活哲理,已获得社会普遍认同。也许,对中国人饮食生活理念,对华夏烹饪理论与实践,淮菜所作的重大贡献正在于此。对于那些至今仍在热衷于猎珍搜奇以媚客者流,或不失为一记针砭。养生为要,组配谐和。绝大部分菜肴系多元用料,原辅料的配伍及筵席拼盘组菜,既要考虑荤素、品状,质感、色泽相谐,更要依据性味、时令等因宜适变。因为,许多菜、料,“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一菜之中,相恶、相畏之料皆不并用;一席之中,相反(同食有害)之物,绝不混呈。各菜性味的寒热温凉,要适应不同气候下的风寒暑湿燥火之变。病者服药期间,家厨还要守禁忌口。明清两代,淮安中医药学发达,形成了山阳医派。据卫生部门统计,共有230多位名医(其中不少是御医),出了80多部医学专著。淮安士子向有亦儒亦医的传统,三余之暇,喜读医书。而绝大多数名医本身就是美食家、养生家,大族世家也多有祖传的不同季节食补之方。厨人不断向他们学习讨教,谙练日久,至熟至精。口感适中,味众至和。“咸淡酸甜苦辣鲜”,过与不及,皆不协淮菜宗风。众味调和,食时畅神悦情,方能以化津液,以行营卫,以进补益。过去外地人戏称“淮刁”,并非夸其精明,而是讥笑淮安市民“嘴刁”。何以为刁?“不良表现”主要是:吃了太咸的食物,嘴唇泛白,腌心。甜了又觉嗓子眼发“hou‘,恙人。酸大发了嫌倒牙,犯恶心。太麻太辣,恨不得将舌头取下来涮一涮。一见极苦涩的东西,龇牙咧嘴,非万不得已,连口都不想张。过鲜的海味,竟有些“薄福的”,吃下去肚子还不受用。诸如此类,固然由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人文环境也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历史上,淮安人口流动频繁,除西周徐偃王率部北走徐山,后又有一支南迁吴越外,多为外地人口入淮。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生聚处于同一家园,相互间通婚结邻交友,相互间影响融汇增益,加之市肆官厨时尚的示范引导,潜移默化,使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由纷呈各异,逐渐舍异趋同,最终水乳交融,浑然合一。求这个适应淮安水土的“大同”,一般要经过几代人甚至更长时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口味最难调和的,莫过于“陆游”。即游幸游赏游宦的帝王公卿、文官武将,游幕游历游学的高才雅士、墨客骚人,俱是生就了的“南口北舌”,带着不同的饮食习惯和消费心理,不同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走来,鳞集淮上,或作短期逗留,或在“沙家浜”住下,“众口难调”矣!幸好,孟子早就揭示了一条哲理:“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9)为了捕捉、把握这个“同嗜”——能让所有人接受并感到美好的味觉,许多人终其一生,朝于斯,夕于斯,孜孜以求,苦心孤诣,方探骊得珠。集众腋而成裘,才使一品品淮菜之味和融南北,“适得其中,妙契众口”。这是一个积许多人与多代人辨味实践的过程,在无数次生理反应与心理感受的交互作用下,力求理性的升华和感知的超越。作为这一艰辛求索的主体,厨师与美食家缺一不可。《礼记》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古人亦云:“操千曲者知音,观千剑者识器”,“终生美食者未必能谙味。”可见,知音固难,知味更难。后者往往对“味”,具有特殊的敏感,深刻的领会,独到的研究,精当的评鉴。常常热心地“延嘉宾,集同好,品评无虚日”。或如顾曲周郎,百般挑刺,皆缘有误;或如金圣叹评《水浒》,击节赞赏,无一不中关窍。正是在这种双向互动、长期摩合下,才能精“和味”之化机,研“至味”之玄奥,创造出淮菜味型变化多端而不失其和,越品越觉其味无穷的高深境界。

二曰“精” 。大凡经济条件许可的人,往往对食物不厌其精。既包括旧时高官显爵、贵族士大夫以及豪商大贾,也包括今天富裕起来的人们。艺无止境,精益求精,又是烹饪从业人员永远不变的追求,也是名店名厨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需要。淮菜的精致,烹艺的精绝,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选材必精,用材必当。如作“软兜长鱼”的黄鳝,只许笔管粗细,且单用其脊,炒出来才滑嫩软香。为使鱼脊乌黑发亮,不知试了多少方法,才懂得在汆长鱼时,开水里除了加葱盐外,还要滴上几滴醋。又如“淮山鸭羹”,传说,最早用鱼鳖猪羊,后又以鸿鹄鹳雀一一试过,皆不佳,尽舍去;再换鹌鹑乳鸽、家野鸡鹅,仍是“天壤王郎”,难匹“咏絮之才”;反复比较,惟湖中放养的肥雄鸭炖汤拆肉后,配淮山药作羹,如天造地设,这才“白头到老”。竟与“平桥豆腐”并称“淮羹二妙”,受人珍视如此。可见,物无贵贱大小,全在良庖应用合度。各种原料丛集累积,苟非深知其性,窥测其奥,很难得心应手。

千锤百炼,厨艺精湛。融汇南北厨艺精要,擀技刀工,白案红案,各司其事,各擅其长。如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钦工肉圆”,以李、刘、程三家做得最好,关键是制肉糜:不是靠斩而是扑出来的,专用工具是一块宽约二寸有奇、长约尺余的特制铁板。扑好后,抓起一握,“啪”地甩在案上,平摊成一大片,仍粘结不散,肉中哪怕发丝般细的筋也不能扑断,要把它一一挑出,这样的肉才“到劲”。否则,扑“死”了,肉圆不活不泡;扑轻了又全成了肉疙瘩,不嫩不粘。扑的过程中要加数次水,并“醒”一段时间,掌握不好,不是“水吱吱”的,就是“木碴碴”的。只有功夫到家,制法如式,才能“甩过墙头跳三跳”。极富母爱情怀的邓颖超,自住进西华厅直到去世前,每逢春节,总要预先从自己工资中拿出钱来,请厨师精心做出许多“钦工肉圆”,分赠曾经照养过的众多革命烈士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寄托传统的“团团圆圆”之意。在所有面点中,河下镇文楼的“蟹黄汤包”堪称“无上精品”。人们拟之为“宝塔之刹”。包子馅由蟹黄、肉皮冻等十大几种原辅料做成。水调面皮很薄,成品直径四寸以上,高可八九分。蒸熟后馅心溶成稠液,故名汤包。味道奇鲜绝美,工艺独特精巧,故声驰千里,誉传八方。每当重阳前后,远道前来品尝者络绎不绝,以至有了一句歇后语:“文楼的汤包——吃得等不得。” 做馅、擀面、包馅、上笼等制作关键必须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主理。尤其是当着食客的面,将刚出笼的汤包完整地撮至碟心,一秒钟的“举手之劳”,就有苦学十多年而大器未成者:汤汁一淌出来,即算报废,损失归店家。原本文楼陈氏所创,独家经营,直到咸丰年间,迫于同行压力,才公开了制作方法,做的人家比比皆是,但真正做出高水准的,屈指可数。凡厚皮发硬、馅不成稠液的,无非徒袭其名。至于外地以蟹黄为馅的酵面包子,更是名相如而实不相如。又如涟水名师郑国文所创的“高沟捆蹄”,以精选的前蹄膀瘦肉、干小肠衣为主料,配以二十余种香料、药料、佐料,经二十多道工序精制而成,也自不同凡响。这类例子,指不胜屈,不再赘言。工艺复杂,烹技精绝。掌勺者,又称大厨。火候神妙而间不容息,调味活泛而精深入微,烹技细腻而繁复多变,无法尽之于言,穷之于笔。即使心灵手敏之人,也须念兹在兹,勤学苦练,精思殚智,方臻绝顶。故名庖大师各有能有不能,哪怕转益多师,“十八般武艺”皆通者或有,全精全能者绝无。如新半斋的大厨张文显,三十年代即以炒“软兜”名世,刘少奇等各级领导干部来淮,无不推其献技。一生精研炒艺,至死靡他。年届高龄,仍为后进作示范表演,竟殉职于胜利饭店红锅旁。被乾隆誉为“豆腐极品”的“平桥豆腐”,由平桥镇富商林百万家的胡姓厨师所创,千调百试,煞费周折,十年乃成。以豆腐与鲫鱼脑(10)为主料,烹制工艺之复杂,味之鲜美独特,豆腐菜肴中鲜有其比。胡厨因此被人们唤做“胡豆腐”,一如乡先生赵嘏,因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而被杜牧称作“赵倚楼”之所曾经。所有品尝过正宗“平桥豆腐”的人,无不拊掌叫绝,其中不乏日本、美国等外籍友人。诗人丁芒赞道:“平桥豆腐千般好,软兜鳝鱼透骨鲜。”北京人民大会堂还曾特派厨师专程来平桥学艺取经。

三曰“清”。莲藕之乡,素喜清水芙蓉。淮菜崇尚清淡雅洁,妙出天然。惟清淡,更突出本味之鲜美。菜点以味取胜,不过分偏重着色、造形,不刻意追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的目食效果。“清”字集中表现在:

清蒸炖炒,善始令终。淮安河湖众多,映城带郭,新出网的鲜鱼活虾,水淋淋、扑楞楞的,最好是现捕现烧现熟现吃,“活”则鲜美,其味自饶。尤其是淮白鱼、?花鱼刚出水时,本味绝佳,实在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不容恶紫夺朱,惟以清蒸最妙。马蹄鳖、鸡鸭鸽等也多保真清炖,少用调料,力求原汁原味。白炮虾仁,鲜美之味备足无余,洁白无瑕,只须清炒,无庸色料画笔层层渲染,添足续貂。

时鲜野蔬,清新益人。淮安人家常喜用村野素馔,发清新之味,现自然异趣,收养生之功。《水窗春呓》载:与清宴园一墙之隔的路家花园,“肴馔亦极精。不用海味,多用蔬果,皆园中自植者,鲜美不可言”。“一席半斋”,是淮菜的优良传统之一,对营养过剩的一些现代人来说,值得借鉴参考。

清风和畅,爽洁宜人。淮菜以独特的烩焐烧煨焖“清”功,使羹汤菜汁或“浓厚而不油腻”,或“清鲜而不淡薄”。炒菜、凉拌菜则得力于独创的白汤酱油,清淡适口,增洁益鲜。

四曰“新” 。中国有句老话:“无百世不易之饮食。” 如有例外,就是吃了近万年的主食——粥、饭。而“菜无美恶,常食必厌”。人们对食物多变性、多样性的要求,似乎无所终极。新,则食趣盎然;新,则趋之若鹜;新,则名利双归。众妙之门,惟在求变创新。淮菜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以此为原动力,不断创新的过程。热情的进取精神,强烈的创新意识,乃淮厨最可贵的品格。同光间,淮菜之所以新品名肴层见叠出,尽妙极妍,其原因盖在于此。创新的途径:旁搜博采,源活生新。除了前面所述,学习清真、高丽等异域风格,学习宫廷大菜、燕翅烧烤及外地的一些高超烹艺外,主要是不断从民间汲取营养。淮安千家万户的烹饪技艺及“家常菜”的整体水平起点很高,成为淮菜取之不竭的清纯甘甜的源头活水。如被外国人誉为 “中国快餐”的“小鱼锅贴”、“手抓龙虾”等,即自渔家、农家饭桌上移植改良而来。因其风味独特,又适应了时代风尚,遂腾身风靡于世。小吃如此,大亦可知。

连类比物,袭故弥新。如鼓楼茶馓的前身,就是人们吃了两千余年的又粗又大的“环饼”、“寒具”。文楼蟹黄汤包的诞生,则更复杂,经过两代人,三步曲:才由“蟹黄猪肉饺”、经“酵面蟹黄猪肉包”发展而来。工艺上最大的创新,是将少汤的干馅改进为全汤馅。当时没有冰箱,秋季无法结冻,解决的办法是将馅子注入瓷罐密封,吊下深水井中降温,以凝成脂膏。

博综厨艺,独运匠心。学习借鉴,绝不等于照搬趋同。有所参照,绝不能抹杀自我。否则,还有什么风格流派可言?还谈什么百花齐放?尤其在异彩纷呈的激烈竞争中,不贵同能,而贵在独胜,贵在标新立异。淮菜后发先至,极为成功地跻身于晚清“四大帮口”的史实,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当然,倡扬淮菜宗风,保持独特的地方风味,绝不是一层不变,老死前人牖下。何况,从来就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菜肴,且不说不同时代的厨师,即同一时代的厨师,甚至同一厨师每次即兴状态,也不尽相同。据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能挂“长鱼全席”招牌的,整个淮安,也不过只三五家,其中还有高下之分。可见踩着前人的脚印,亦步亦趋,执而不化,路,只能越走越窄。淮菜无论在原辅材料应用搭配、烹调技艺上,还是“色香味形意”各审美要素上,都必须不断变化创新,然万“变”不离其宗:淮菜最大的特色与优势,就在于抓住了“同嗜”——“咸淡酸甜苦辣鲜”,众味至和适中,菜点清新精绝,无论东南西北、男女老幼,所有人都能吃,并觉得好吃,这,就是我们必须固守的不迁之“常”。要使淮菜与时俱进,谱写更新更美的篇章,就要像前辈那样,手持一勺走遍天下,虚心地向各种风格流派学,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中汲取营养,去浮躁,摒虚荣,少耍花拳绣腿,莫缠意气之争,专心致志,反复求索,狠下一番苦功,准确地把握现代人的“同嗜”,精研出今日人间至味,方能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谐于自然的高品位的美食享受。光前裕后,正在吾辈!任重而道远,其可不勉乎?!

淮山不老,淮水长流。

站在二十一世纪始端的淮安人,蓦然回首:过去的一百年里,前仆后继,殚精竭力,求生存,求解放,求温饱,我们终于得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但毋庸讳言,也失去了一些本应宝贵的。在未遑或“不屑”继承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中,弥足深惜的就有:淮菜的一些精邃烹艺与精美肴馔。我们所做的远远不如兄弟城市,落在了时代的后面。我们对先贤和子孙抱愧!对所有热爱人间美食的朋友们抱愧!“目睹百斛明珠投之九渊”,或差可与今人惋惜之情相似。

所幸,“流长而难竭,根深而难朽”,淮安饮食文化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将淮菜精华的基础部分保存了下来。今天,社会正走向繁荣进步,人民正奔向富裕幸福,全球有这么多喜爱、关心淮菜的友人,全国有这么多热爱、精研淮菜的名师,淮安仍有这么多精于烹饪与鉴赏的美食之家,淮菜历史上的第二座云峰,离我们还会很遥远吗?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