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市市县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淮安市市县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

发布时间: 2019-05-14 19:27  关注度:1243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根据中央和省委机构改革总体部署,我市市县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5月6-9日,省委编办副巡视员王亚军率队调研评估我市市县机构改革工作和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情况,充分肯定我市市县机构改革工作,尤其对我市率先开展全市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表示赞赏和鼓励。

淮安日报讯:根据中央和省委机构改革总体部署,我市市县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5月6-9日,省委编办副巡视员王亚军率队调研评估我市市县机构改革工作和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情况,充分肯定我市市县机构改革工作,尤其对我市率先开展全市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表示赞赏和鼓励。

在淮期间,评估组听取了市委编办主任张锋关于市级机构改革的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医疗保障局等新组建部门管理运行情况,先后赴淮阴区、淮安区、涟水县、洪泽区、盱眙县等5个县区的部分乡镇调研指导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整合工作,并听取县区机构改革情况汇报,查看相关台账资料。评估组认为我市市县机构改革主要呈现六大亮点:

机构职能体系建设上,彰显特色、理顺关系。机构设置既不折不扣落实“规定动作”,又因地制宜做优“自选动作”。市县两级统一设立行政审批局。市本级、淮安区设立全省唯一的营商环境优化办公室。清江浦区、洪泽区整合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投资管理和项目服务职责,设立投资促进局。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首提首推市,将淮河办设在市发改委,统筹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相关工作。职能配置上既聚焦部门主责主业,又进一步厘清职责边界。重点厘清农业农村、发改、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农业农田管理职责,落实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综合防灾减灾规划责任,化解了长期以来工信、住建部门供热行业管理体制不顺问题。

部门内设机构整合上,严控规模、调优结构。按照原则上不设3人以下处室要求,严控部门内设机构规模,61个1人处室全部撤销,256个2人处室大幅度压减,根据工作需要保留极少量2人处室。机构改革后,市级部门内设机构总数由539个精简为511个,3人以上处室占比达91%。科学调整市级部门职数核定口径,正科级领导职数较改革前减少38名,精简率达9.4%。正、副科级领导职数比例由原来的2:1优化为1:1,进一步调优了科级职数配置结构。

行政编制资源调整上,聚焦重点、优化协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部门的编制保障力度,从面上调剂142名行政编制用于充实保障统战、政法、网信、营商环境优化、应急管理、生态环境、交通运输、退役军人事务、医疗保障等部门。突出机构编制资源优化协同,为保障行政编制较少部门的正常运转,适当调剂补充行政编制,市级行政编制20名以下部门由18个减少为7个。

市级部门转隶组建上,平稳高效、有序合规。按照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要求,市级部门转隶组建在短短两周内迅速完成。55家新老部门的116个职能划转事项、99个编制调整事项迅速到位,180名行政编制、153名事业编制以及108名行政人员、139名事业人员平稳划转,为改革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领域改革推进上,统筹谋划、联动实施。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与党政机构改革统筹推进、同步实施。整合撤销8个市级执法机构,率先在市场监管、生态保护、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和农业等5个领域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厘清执法层级,实现一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明确市级21家事业单位、县区125家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纳入改革范围。改革后,市级撤销事业单位14家(其中处级8家),县区减少科级事业单位35家、股级事业单位29家。对市级其他13家处级事业单位和36家科级事业单位的职责、名称进行集中清理规范,确保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职能完全剥离。

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上,先行先试、全域推进。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全市域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1+4”基层治理新模式(“1”即党的建设总引领,“4”包括镇村治理一张网、政务服务一窗口、综合执法一队伍、指挥调度一中心),按照“一办五局一中心”组织架构,综合设置职能机构,推动行政、事业人员统筹使用,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全面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有效提升了乡镇基层治理和服务水平。

■通讯员 淮编办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