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杏林吐芬芳的淮医

杏林吐芬芳的淮医

发布时间: 2020-05-11 09:10  关注度:2924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中医文化传承数千年,博大精深,流派纷呈。淮安医派无疑是中医文化的一朵殉丽的奇葩,为其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中医文化传承数千年,博大精深,流派纷呈。淮安医派无疑是中医文化的一朵殉丽的奇葩,为其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淮安医派,也叫山阳医派,其涵盖现今淮安、宿迁、盐城、连云港以及扬州、徐州的部分地区。故又称苏北医派、淮扬医派、淮海医派。

淮安医派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精通中医理论的大文学家淮安人枚乘,留下了华夏第一篇阐述养生之道的医学经典《七发》。针对楚太子的奢侈享乐成疾,以养生悦性疗法,汗出病释。此后,在历代郡、州、路“官方”医学组织的推动下,淮安名医辈出。南朝徐秋夫发现的“鬼病十三穴”,是现代针灸治疗精神病常用穴位。北宋张耒编制的《治风方》一卷,创制32方。其外甥杨介留下脍炙人口的医案:广州通判杨立之喉间生痈,肿溃流血如注,晓夜不止,岌岌可危。百医束手无策。杨玠诊后,命其服生姜片1斤后用药,不日痊愈。他还绘制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人体解剖图。

大清王朝,淮医鼎盛。清朝淮安设立漕河总督,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文人云集、巨商积聚,推动中医学的迅猛发展。淮城出现程、叶、刘、倪等医学世家。其中叶正芳极为出色,其因给漕运总督林起龙看病痊愈。林上奏朝廷,聘其为太医院太使,供奉内廷。太原傅青主、苏州徐大椿、山东黄元御等名医先后寄居淮安行医著书立说。吴鞠通医治京城瘟疫使“淮医”登上了中国医学高峰。1793年,京都温疫大流行,死亡不计其数。吴鞠通以其精湛的医术救活无数患者,名声大振。其著述的“实可羽翼伤寒”的《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一起,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其后的李厚坤和韩达哉也是淮医的代表性人物。李厚坤运用韵语编撰《温病赋》一书,为后人学习吴鞠通《温病条辨》发挥了很大推动作用。1892年夏,京城鼠瘟大流行,韩达哉随父施诊,颇应手,市民广为颂扬。次年应太医局试,名列榜首,被委医官局提调。1902年京城又流行霍乱。他特创“霍乱灵验方”每服一、二剂立见奇效。他还用淮安茶馓治好慈禧太后厌食病,颇得慈禧赞赏。

民国初期,淮医秉承了清朝的兴旺,香火不断。先后有“淮扬九仙刘金方”、“苏北三大名医张治平”、“两淮名医汪筱川”等名医。刘金方以治疗温热病及内伤杂症、妇儿病症为专长,恪遵中医辨证法则,遐迩闻名。张治平治疗温病,患者云集,医声大震。汪筱川创办山阳医校,组织医学团体,发行康健月刊。桃李遍布大江南北,均出类拔萃,声誉出众。

建国后,淮医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祖国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医疗人才。刘树农、程莘农、章湘侯、李玉峰等名医就是他们中的佼佼者。刘树农,1956年应聘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和讲授《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名家学说》等。改革开放初期,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中医硕士。程莘农先后在南京、上海、北京等地从事并钻研针灸,是我国最早的主任中医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被称为“神针”、“魔针”。1990年荣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是中医针灸学的泰斗。章湘侯1959年被聘为淮阴地区医学科研所兼职研究员,1963年被授予“江苏省名老中医”称号,兼任南京中医学院“名老中医继承班”特邀教师。1980年当选为淮阴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淮安市政协副主席李玉峰,擅长急、慢性白血病的化疗和骨髓移植、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治。其中MEA方案治疗急性白血病、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雷公藤多甙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英国血液学杂志》、《柳叶刀》、《中华血液学杂志》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来源:文史淮安)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