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上名医 > 吴鞠通中医学成就及对家乡的时代价值

吴鞠通中医学成就及对家乡的时代价值

发布时间: 2022-08-30 11:00  关注度:6802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何 伟 翟雪珍  编辑:淮安114网字号:[超大]  [中型]  [标准]  [小字]
导读:千年大运河流淌的淮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医学名家。自唐代起,就有“天医星,落淮阴”之说。吴鞠通则是淮安中医学界最为著名的中医大家,其集大成之作《温病条辨》问世200余年来,一直庇佑人们的健康。随着中国大健康战略的实施,中医药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2016年,我国首次将中医药列入国家战略。

吴瑭(1758~1836),号鞠通,字配珩,江苏淮安人,曾在淮阴区、淮安区行医看病,为中医温病学集大成者,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鞠通的主要中医学成就

吴鞠通所处时代,温病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多数医生分不清伤寒和温病,墨守伤寒治法治温病,收效甚微,有的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有感于此,吴鞠通以《黄帝内经》为指导,继承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模仿《伤寒论》体例,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写成了一部中医学名著《温病条辨》,成书于1798年,后又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于1813年出版。

(一)创立“三焦辨证”学说。该学说是在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把人体纵向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吴鞠通以三焦为经,以卫、气、营、血为体,贯穿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

根据温病传变方式,吴鞠通提出治疗原则,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同时,吴鞠通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实际上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继承与发展。

(二)确立清热养阴为治疗温病的法则。吴鞠通从病因上严格区分伤寒与温热两病,认为伤寒、温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外感疾病,在治法上存在明显差异。伤寒是寒邪,要始终以救阳为主,而温热病是温邪,要始终以救阴津为主,这是治疗温病的重要原则与方法,系吴鞠通对叶天士的清热养阴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提炼和归纳,成为临床上治疗温热病的一种具体方法。清热分为清表热和清里热。清表热有三种方法,代表方有银翘散、桑菊饮、白虎汤。清里热有三种方法,代表方有清宫汤、清营汤、清络饮。养阴也有三个方剂,分别是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在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里没有出现这样具体的方剂,是吴鞠通吸收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匠心巧运,自己创立处方,为人类健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创立新方新法。吴鞠通的自制方剂,既师承古人,又超越古人,在《温病条辨》中为后人留下了212首优秀的实用方剂。这些方剂的独到之处是泻中有补,清中有泻,宣通结合,轻巧灵活,上中下三焦用药秩序井然,是中医药方剂学上了不起的创新。为了避免后人对其书妄加评注,吴鞠通把方剂和药物附在条文后面,药物都有剂量,而且写明煎法、服法。为了让后人加深理解方剂中的药物组成,他又在方后自加“方论”,把方剂解释得清清楚楚。可以说,这部书理、法、方、药系统完整。现在温病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占十之八九,这是《温病条辨》给后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价值永恒。

吴鞠通虽然是温病学一代大师,但对中医其他各科,如儿科、妇科、针灸以及心理疗法等也颇有造诣。他提倡时时固护胃气,重视心理因素,讲究剂量药味,值得学习和借鉴。除了《温病条辨》外,他还著有《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

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必读的“四大经典”。中医界向来把张仲景和吴鞠通比作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两大柱石,素有“伤寒宗仲景,温病有鞠通”之说。可见,吴鞠通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吴鞠通中医学理论对家乡的时代价值

千年大运河流淌的淮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辈出,诞生了一批又一批医学名家。自唐代起,就有“天医星,落淮阴”之说。吴鞠通则是淮安中医学界最为著名的中医大家,其集大成之作《温病条辨》问世200余年来,一直庇佑人们的健康。随着中国大健康战略的实施,中医药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2016年,我国首次将中医药列入国家战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国家和省出台许多发展中医药的政策。2021年6月,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淮安中医药迎来传承与发展的良好契机。吴鞠通中医学理论的价值将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

(一)吴鞠通在温病学上的巨大成就对繁荣淮安特色中医学具有重大意义。温病学在中医学领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对临床各科都有应用价值。当前,面对传染病新的发病特点,寻找新的思路、方法和新的药物,有效地对付其威胁,成为全球医学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深入研究古人防治疫病的理论与经验,对于防治新的传染病具有重大意义。吴鞠通提出的三焦辨证体系和大量治则治法,是中医温病学治疗的精髓之一,对现今温病临床的证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证医家奉这些方剂为圭臬;在非典、新冠肺炎的防治中,仍然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吴鞠通创制的银翘散、安宫牛黄丸等药剂成为疫情治疗方案中的常用方。2020年1月22日,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可见具体应用。

在促进淮安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今天,需要不断弘扬和宣传吴鞠通的巨大成就和崇高地位,使其真正成为淮安中医药文化的最具代表性和旗帜性的人物,使外界提到淮安中医药就想到吴鞠通,提到吴鞠通就想到淮安中医药。

(二)加快“淮阴吴门(瑭)医派”学术传承创新研究。2007年,淮安市中医学会下属吴鞠通学术研究会收集淮地中医吴瑭研究成果,拟出版《淮阴中医·吴瑭研究》一书(见《淮阴中医》,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请国医大师、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周仲瑛教授题词,周教授的题词是“振兴淮阴中医事业,发扬吴瑭医派特色,为人类健康服务。”2011年,淮安市中医药学会吴鞠通学术研究会经过6年的准备,编辑出版全面研究吴瑭的著作《吴鞠通研究集成》(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从而进一步推进吴瑭学术研究和传承,为此再次向周仲瑛教授汇报,周仲瑛欣然题词:“植根经典学融百家,吴门医派温病奇葩。”随后,严冰会长和王兆军副会长一起到北京拜访“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颜正华教授,颜老的题词是:“淮阴吴塘独树一门,医术医德造福千秋”。两位国医大师的三次题词,对吴鞠通作了高度评价,尊其为一代宗师。

吴鞠通达到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家乡人民一直缅怀这位伟大的医学大家。为纪念吴鞠通先生,家乡分别于1984年11月举办了全国纪念吴鞠通先生逝世15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12月举办了纪念温病学家吴鞠通诞辰250周年高层学术论坛。吴鞠通温病疗法被列为淮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阴区成立了吴鞠通中医研究院,淮安区设立了吴鞠通中医馆。

同时,家乡对吴鞠通的学术研究持续进行。以江苏省名中医、全国第六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严冰教授为代表的淮安中医界同仁,在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吴鞠通研究集成》《温病条辨析评》《吴鞠通医案析评》《医医病书点注》《医医病书析评》《温病赋与方歌新校》《吴鞠通研究心书》《吴鞠通医书合编》《大医吴鞠通轶事》《淮阴中医吴瑭研究》等10余部著作,其研究走在全国前列。

淮安应该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吴鞠通温病学,挖掘提炼其中的新观点新成果,形成中医温病研究与诊疗的淮安特色,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温病研究与治疗高地。要集聚市内外力量,大力传承发展吴门(瑭)医派。如:举办吴门(瑭)医派学术国内国际交流活动,柔性引进吴门(瑭)医派知名中医药大家,建设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鼓励大型制药企业参与吴门(瑭)医派特色制剂研发,在淮阴区打造吴鞠通中医特色小镇,在淮安区河下古镇建设吴鞠通中医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

(三)着力发展淮安中医药文化产业。中医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能治病救人,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是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张仲景的故乡——河南省南阳市自2002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十五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和九届仲景论坛;推进中医药“三园”(产业园、科创园、物流园)建设,建设一所“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成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宛药集团”,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着力把南阳打造成“全国中医药名都”、全国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和仓储物流基地、仲景方药重点研发基地、全国健康养生之都。作为吴鞠通的故乡,淮安的中医药产业应当与张仲景家乡南阳、李时珍家乡蕲春一样,成为支柱性产业。然而,2021年,淮安全市中医药产业产值规模不到20亿元。吴鞠通的医学思想、医学成就是他留给淮安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进一步挖掘弘扬和利用,要把中医药文化尽快转化为产业。建议利用好吴鞠通名人品牌效应,制定淮安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淮安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率先培育成百亿级中医药产业,再向支柱性产业迈进。

一要加快“淮药”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重点推进瓜蒌、芡实、丹参、野马追和地龙、水蛭等现有优势,扩大中药材种养规模,扶持试种太子参、明党参、泽兰、薄荷、蒲黄等道地中药材,支持申报养殖中华大蟾蜍,不断拓展中药材品类、功能及种植养殖规模,培育更多“淮药”名品。

二要推进“中医药+旅游+康养”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养生保健机构。依托我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温泉度假村等景点景区,发展康养度假、药膳疗养、中医研学等多种形式的医旅融合产品。建议在大运河重要节点(老子山、西顺河、马头、河下等地),规划建设旅游与中医药产业、康养为一体的产业融合体,构建观药景观、食药膳、康养健康旅游产业链。把中医药康养文化融入大众生活,让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深入人心。

三要推动企业加强对吴鞠通方剂的保护发掘、二次开发和规模化生产,从而推动老药新用,创新形成更多具有淮安特色的“爆款”药品。重视推进中医药产业招商,积极引入更多中医药、生物医药大型企业及先进中医诊疗器件生产厂商,带动淮安中医药产业集聚发展。

(作者何伟为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发展研究院院长、淮安市大运河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主任,作者翟雪珍为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淮安市吴鞠通学术研究会秘书长)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