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非遗 > 淮安非遗闹元宵

淮安非遗闹元宵

发布时间: 2023-02-06 14:00  关注度:1388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元宵节期间,全市各地举办多场民俗文化活动,如民俗汇演、非遗知识小课堂、灯游会等,欢庆传统节日。据市文化馆非遗创研部主任董小梅介绍,在我市公布的227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中,与元宵节最有渊源且紧密相关的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安灯谜。此外,舞龙舞狮、宋集跑驴、花船、高跷、洪泽湖渔鼓、南闸民歌等都与元宵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又是一年元宵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正月十五大过年”之说,讲究“闹元宵”。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和活动很多,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元宵节期间,全市各地举办多场民俗文化活动,如民俗汇演、非遗知识小课堂、灯游会等,欢庆传统节日。据市文化馆非遗创研部主任董小梅介绍,在我市公布的227项市级非遗代表项目中,与元宵节最有渊源且紧密相关的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淮安灯谜。此外,舞龙舞狮、宋集跑驴、花船、高跷、洪泽湖渔鼓、南闸民歌等都与元宵节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猜灯谜迎好运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欢迎。

清末民初,淮安地区出现在全国举足轻重的灯谜人物,出版的谜著影响至今,组建的谜社阵容强大。1931年上海出版的《文虎半月刊》记载:“清江浦人文荟萃。灯虎之戏,每于春令举行,如上元、花朝、春社、送春等日,张灯寺观,光怪陆离,各体俱备。”顾震福是淮安的灯谜大家,一生参加谜社之多,无人能望其项背,因而赢得同道们的广泛拥戴,有谜界“顾虎头”之誉。因顾震福的努力,淮安灯谜得以延续至今。

灯谜活动方式灵活多样,不断更新。灯谜早期在个人与个人间进行,一人出谜一人来猜。后来发展为一人或一个群体出谜,一群人来猜。宋代时发展为将灯谜作品写在灯上,供大家来猜射。谜灯的制作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灯谜猜射方法主要有会意、拆字、借代、通假、顿读、别解、运典等,最常用的是会意和拆字两法,是灯谜猜射的两大法门。

灯谜在淮安民间广泛流传,并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像“两老头一样高,光吃饭不上膘”(打一物——筷子)之类的谜语流传至今。利用淮安方言创作灯谜,也是淮安灯谜的一大特色。如“抱着初生儿”(猜地名——淮阴)这个谜语,谜底就是方言“怀婴”的谐音。

淮安灯谜的主要传承人朱墨兮先生,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华十佳灯谜新秀”称号,获评20世纪百佳谜人,现为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常委。主编《文虎摘锦》谜刊,编著出版《趣味谜语》等谜书。在灯谜的传承和普及方面做了诸多工作。

宋集跑驴笑中祈福

跑驴是一种民间社火舞蹈,广泛流传于北方地区。宋集跑驴主要源于当地生产生活习俗,根据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场景和情节进行整理加工而成,伴以群众创造性的诙谐表演,是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及庙会时常演的节目,以此祈求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在晚清至民国年间盛行于淮阴地区,颇受欢迎。

传统的跑驴多为一人执驴形道具扮骑驴妇女,另一人扮赶驴人的双人表演。宋集跑驴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二人表演,一般由三人或多人组成。三人组合的表演,一般由三名演员分别扮演公公、婆婆和儿媳,故事多发生在赶集或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宋集跑驴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宋集跑驴的道具为竹制骨架,外糊纸或布制成驴头和驴身,因无驴腿,故驴身下面用布围住。骑驴者多为农村少妇,把道具系在腰间,作骑驴状,以腰为中心,上身晃动,下身配合着颤抖的小步,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演员上下动作的强弱、大小、高低要相呼应,并与赶驴人相配合。

作为宋集跑驴(淮安市)主要传承人,王汝乾自幼受家庭熏陶,爱好民间文艺,随父亲学习并掌握了宋集跑驴的技艺和技巧。为提高演唱水平、丰富阅历,王汝乾还到周边地区学习其他民间舞蹈,取长补短,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发扬。王汝乾的舞蹈动作优美、演唱口齿清晰、表演风趣幽默,让宋集跑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舞龙舞狮展英姿

龙舞,又称耍龙灯或舞龙灯,因舞者持形似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的道具,穿梭舞动而得名。其在清末民初时传入淮安地区,目前在我市各县(区)都有流行,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盱眙地区龙灯长度为11节或13节,约10米,表演者为9人、13人或19人。表演时,一人持“龙珠”在前舞蹈,舞龙者在龙头的带领下,跟随“龙珠”变换动作,上下舞动,左右盘旋,表演动作有“二龙戏珠”“双龙出水”“火龙腾飞”“蟠龙闹海”等。

金湖县黎城的龙舞有单龙、双龙以及龙船混合等模式,主要套路有游龙、拱龙、盘龙、对舞和拜四门等,龙舞动作流畅、舒展、大方,颇具美感。

洪泽湖地区的渔民,则将龙舞搬上了船头,在浅水处舞龙,以祈求湖底水龙王的保佑。因龙舞多在船上,囿于场地限制,多为小范围动作,但是表演夸张,并伴随捕鱼和祈福的动作,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

舞狮闹元宵也是淮安地区常见的民俗活动,其中尤以清江浦的张怀宝家的舞狮最为出名。张家世代居住在里运河北岸,舞狮为家传有100余年历史。张怀宝自幼随父学习舞狮,广泛汲取了南北狮的技巧、风格,形成了融北狮雍容、南狮威猛风格于一体的张家舞狮。

从20世纪70年代组建舞狮队以来,怀宝舞狮队一直活跃于淮安城乡。其舞狮风格以北狮为主,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其中尤以梅花桩上站肩、舞狮上坛、狮身旋转360度、高台倒立等高难度动作令人叫绝。

摇着花船驶向幸福岸

作为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花船舞在水乡淮安各地都有分布。在洪泽湖地区相传的花船舞,是明朝洪武年间的渔民为了纪念刘基修建洪泽湖大堤,每年春节期间装扮自家渔船以示庆贺,久而久之演变而成的。

在淮安地区,玩花船可以说得上是过年的标配。锣鼓一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从四面八方涌来,花船所到之处,往往被围得水泄不通。淮安地区的花船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各式花纹的布裙,船的上面装饰着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饰物,显得艳丽非凡。

花船有单舱和双舱之分,单舱容一人,双舱容两人,表演的多为姑娘或媳妇,亦有其他女性角色,着装多为红、绿、黄等艳丽色彩为主的服饰。船内人手拎花船起舞,为减轻手臂负荷,亦可用红绸带系在船上进行肩背。船前1个或2个小丑,各持竹竿模拟撑篙行船。船尾1名船夫,不时模拟掌舵的样子。船两边各有1至数名伴舞者,还有说唱者及伴奏者数人,曲调多为杨柳青、花鼓调等民间小调,伴奏乐器主要为鼓、锣、镲、钹、二胡和笙等。

演出时,撑船人、小丑等插科打诨、打趣逗乐。撑船人蹿蹦跳跃,指挥小船时疾时徐,忽左忽右,随波逐流,闯滩避险,情况危急时锣鼓大作,险情排除时笙歌嘹亮。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踩高跷,踩出生活步步高

相传有一年元宵节,各村艺人联合起来要到县城闹红火。知县老爷知道后,便想借此发一笔横财,就下令将四门吊桥吊起,凡入城者要交过桥费,否则不准入城。有位艺人回家后看见墙上挂的长腿白鹤图受到了启发,便连夜赶制木棍,在木棍上装脚踏板,将木棍绑在自己腿上,脚绑在踏板上,趁夜试了一番,越过护城河。正月十五那天,城外的社火队都依样绑上高腿,排成队越过护城河,进了城并闹了红火。

淮安各地逢年过节时,一般会有高跷表演,其中泾口高跷被列入市级非遗代表项目。它是清末民初时由一位外号叫“王侉子”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给泾口东作人的。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泾口(镇)的耙,流均(镇)的刀,东作有一班花鼓跷”,其影响不但涉及方圆百里,而且远播高邮、兴化、南京、镇江等地。

新中国成立前,泾口一带每逢十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十八的“都天会”,都要演出花鼓跷。1945年春,为欢送子弟参军抗日,在老艺人张承浩的带领下,花鼓跷演遍了里下河一带。“文革”期间,花鼓跷被禁演。1983年后,泾口镇东作村的花鼓跷又勃然兴起,在当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十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花鼓跷的表演内容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花鼓跷中的角色均踏在“跷”上,首先是“头棍”(黑叫驴)开路,后面紧跟“赶驴人”(当地人称“吆驴”)“花鼓老头”“花鼓老婆”等节目人物。

泾口高跷根据脚到地面高度的不同,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善于列队行进,展示各种奇人怪兽的表演;武跷则长于武打格斗、翻腾跳跃,给人以奇、秀、险的艺术享受。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