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一百七十万字《山阳县志点校本》在淮首发

一百七十万字《山阳县志点校本》在淮首发

发布时间: 2023-04-03 09:36  关注度:1343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山阳县志》作为记载淮安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综合性著作,记载和保存了淮安区(县)域范围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

未标题-1.jpg

日前,淮安区举行170万字《淮安方志丛书·山阳县志点校本》首发仪式。

《山阳县志》作为记载淮安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综合性著作,记载和保存了淮安区(县)域范围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具有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

●《山阳县志》:淮安历史的“百科全书”

淮安区日前举行170万字《淮安方志丛书·山阳县志点校本》首发仪式,淮安区有关领导,区教育体育、文化广电和旅游、财政、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及镇(街)等负责人,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全体理事参加活动,标志着《山阳县志》点校与整理工作圆满完成。

未标题-1.jpg

《山阳县志点校本》书影

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作为明清时期淮安府首邑、黄河下游以南第一要衢的山阳县,编撰最早的县志是南宋嘉定年间的《山阳县志》,《文渊阁书目》卷十九曰“《山阳志》,六册”,但此书早已佚失不可见。另据《千顷堂书目》著录,明代嘉靖年间,王汝霖编纂过一部《山阳县志》。然而,清康熙年间张鸿烈修《山阳县志》时说:“宋嘉定时有山阳专志,经兵燹散失后,遂未有续者。则今日之志,乃创也,非续也。”也就是说,张鸿烈认为“嘉定志”经兵燹散失以后,他编纂的志是新“创”,中间压根儿就没有修过县志。康熙二十四年(1685)诏修《一统志》,部檄各府州县送交地方志,唯山阳县缺县志。康熙二十六年,张鸿烈丁忧在籍,山阳县知县李拱垣(奉天人,监生)特开志局,敦请张鸿烈编纂。康熙四十七年(1708),张苦心探索近20年、共56卷逾10万字的《山阳县志》终于成书,但此“康熙志”却一直未刻印面世。

目前所能见到的、存世的山阳县志主要是官修的乾隆《山阳县志》(金秉祚修,丁一焘、周龙官纂)、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何绍基、丁晏等纂),宣统《续纂山阳县志》(邱沅、王元章修,段朝端等纂),以及个人撰写的方志性质的文史书籍《乾隆山阳志遗》(吴玉搢撰)、《淮城信今录》(曹镳纂)、《淮壖小记》(范以煦撰)等。

“无论是官方编纂还是民间撰修的不同时期的《山阳县志》,内容有简有繁,体例并不完备,甚至记载的史料也存在很多错误,但总的来说,现存的《山阳县志》是淮安历史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贯穿了淮安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对于系统研究淮安地理、历史和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史专家刘怀玉说。

●点校整理:工程浩繁庞大、复杂艰巨

点校《山阳县志》,是淮安几代地方志工作者、文史研究专家的心愿。早在20世纪80—90年代,文史工作者就有点校《山阳县志》的想法,限于当时条件,最后不了了之。大约十年前,淮安区作家协会原主席陈民牛曾多方活动,积极筹集费用,计划点校《山阳县志》在内的18种志书,殊为可惜的是,工作还没启动,他就去世了。

2019年,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金志庚与时任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王建志,在完成《文渠志》《勺湖志》《万柳池志》《漂母祠志》点校后,初步达成点校《山阳县志》的意向。

《淮安方志丛书》的点校与整理工作,是一项浩繁而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2020年,淮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过问,拨付经费,安排办公场所。金志庚和区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蒋雪峰统筹谋划,认真组织,积极协调,点校工作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主编刘怀玉不顾高龄,不问严寒酷暑,拿出自己十多年积累的《同治重修山阳县志》《续纂山阳县志》等志书一百多万字的电子稿,为提前完成《山阳县志点校本》奠定坚实基础;主编徐爱明点校过程中,脑部出血、脑梗住院治疗,甫一出院,又立即投身录入、辨字、点校工作中;主编解军充分发挥年轻、知识面广的优势,组织、统筹、协调,主动分担点校、总校对任务。

未标题-1.jpg

《山阳县志点校本》主编刘怀玉(中)、徐爱明(左)、解军

历时三年,顺利完成《淮安方志丛书·山阳县志点校本》170万字的点校整理工作,开创了一次性完成县(区)域县志点校整理工作的先例,在淮安市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在江苏省也是没有先例的。

●出版发行:历史文化价值、现实意义巨大

《山阳县志》呈现了封建时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淮安发展的兴衰变化,是推动发展的史鉴参考,更是外界了解淮安区的重要载体。《山阳县志点校本》的出版,填补了一项地方文史空白,对于弘扬淮安地方文化,梳理淮安历史文化发展,传承淮安文脉,以及推动淮安旅游文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未标题-1.jpg

《续纂山阳县志》题签

闻听《山阳县志点校本》出版后,淮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委原主任季祥猛高兴地说:“非常值得祝贺!淮安区文史人对淮安文史的贡献,历史会记住的。”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王泽强教授认为:“淮安区文史界做了一件很大的文化工程——把历代《山阳县志》点校出版,让老百姓能看到、看懂(简体横排),意义重大。”

金志庚说:“淮安向来有编纂地方志的传统,官修、私人撰著的地方志资源非常丰富,充分利用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广大民众发扬爱国、爱乡的传统,重现‘运河之都’新辉煌,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地方志能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我们点校与整理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地方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提供比较全面、系统的历史资料,以便科学决策、精准施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专业研究人士和广大文史爱好者提供一套比较系统的淮安地方历史文献的基本资料,便于深入研究和阅读参考。”《山阳县志点校本 》主编、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徐爱明说。

在首发仪式上,淮安区委书记颜复对《山阳县志点校本》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对淮安地方志工作给予肯定。他要求,淮安区各级各单位,要细研深读,充分运用好方志成果和地方资源,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施政智慧,使各项决策更契合历史规律、各项工作更符合发展要求。“要以‘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继续扎实做好方志整理编撰及信息化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地方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

■特约撰稿 咸高军/文 冯健/图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