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涟水县淮剧团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涟水县淮剧团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发布时间: 2023-06-03 12:06  关注度:1243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涟水县淮剧团,始建于1955年,现有演职员工33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3人,国家二级演员9人。曾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淮剧艺术“涟水现象”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专题推介。近日,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涟水县淮剧团,始建于1955年,现有演职员工33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3人,国家二级演员9人。近年来,涟水县淮剧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扎根乡村沃土、坚守农村一线,累计创作演出“三贴近”题材剧目300余部,每年坚持“送戏下乡”120场以上。曾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淮剧艺术“涟水现象”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专题推介。近日,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

image.png

c9d70dfa49a63ffac145e5e2399e0cab.png

以地为台,以天为幕,平均三天一场惠民演出

近年来,涟水县淮剧团成功打造了农村题材“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之首部《哎呦 我的憨哥哥》以及多部淮剧小戏等文艺精品,累计获30余项省级大奖。剧团两次晋京、四赴上海、连年进省会演出。

作品创作过程中,剧团深入乡村采访采风,与农民交友,了解群众的酸甜苦辣,和村干部谈心、搜集素材。每次排出新戏,剧团都第一时间要走到田间地头,演给群众看,唱给农民听,让“群众说像不像”“干部说真不真”,请老百姓“找茬、挑刺”。从深受群众喜爱的古装戏、传统戏,到近年来的新戏、大戏,剧团的下乡“演出单”越来越丰富。同时,为更好地弘扬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淮剧团还围绕人情减负“涟六条”,创作编排了小淮剧《芝麻官钻笆斗》、情景剧《婆媳会》、小品《出礼》,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安全生产,编排创作淮歌《德耀安东》《党旗飘飘》、小品《安全检查员》等。“送戏下乡”常演常新,以大地为舞台,以蓝天为幕布,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场农村演出,深受农民喜爱。

f32944e11a8865fd86e6f8d4050db880.png

只要车开得进的地方,舞台就能立马搭起来

涟水县淮剧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根本目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作为一项文化惠民政策,既要尊重公平、坚持普惠,也要因地制宜、体现效率,统筹兼顾流动舞台和固定点位。在全县16个镇街中,选择有条件的村居社区建立了126个百姓大舞台固定点位,同时,综合运用流动舞台车,“只要车开得进的地方,舞台就能立马搭起来。”确保送戏下乡覆盖全县。为了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探索建立“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的送戏下乡模式,充分利用全县823个镇街、部门和村居的微信平台,及时发布演出预告,合理安排演出档期,让群众闲时多看,忙时半干半看,显著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d1f67a4ef2e0ceaaf690abdba1c3571e.png

把淮剧艺术的种子种在广袤的安东大地上

送戏下乡过程中,淮剧团一方面坚持与当地演出队交流学习,指导南集范荡村乡土文艺团队、成集条河社区农民艺术团等民间团队,在演出节目的编排上,融入各自文化特色、文化符号、民间风俗,不断充实、巩固农民群众身边的文化服务力量,同时还开展“淮剧进校园”公益项目,在南集中心小学、东胡集小学等乡村学校开设周末淮剧小课堂,打造淮剧传承培训室,组建了淮剧课后服务社团,授课的均为剧团国家二级以上演员,有力推动青少年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2142d2f2813ca1305ca1b19e6bdda6b2.png

剧团坚持网络思维,拓宽服务渠道,开辟抖音直播间,由淮剧团优秀演员直播淮剧名段,2022年累计直播27场,点击量超200万。在“文艺安东”网络精品库中,专设“淮剧网络展演”板块,展播淮剧精品11部,通过线上服务大大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28d3000b05df2f5ab76eb362318a0c0d.png

涟水县淮剧团通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宣传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了广大农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为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乡村作出了戏曲人应有的贡献。

(来源 | 淮安宣传)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