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稻香村罐头食品号红遍清江浦

稻香村罐头食品号红遍清江浦

发布时间: 2023-09-18 09:54  关注度:782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陈景来  编辑:淮安114网字号:[超大]  [中型]  [标准]  [小字]
导读:

清朝同治年间,我曾祖父陈信源怀揣苏式糕点制作技艺,从镇江谏壁雩山脚下陈家庄岀发,沿着大运河北上,来到清江浦东门口一个叫“广来居”的茶食店做大师傅。四十岁时,在老板娘衡老太的帮助下,与淮阴丁集吴姓女子结婚,生育二子一女。我祖父陈敏连是长子,生于1888年,在丁集农村长大,没有进过学堂念书,是个放猪娃。我祖父十一岁时,曾祖父去世。那个年代处于辛亥革命前夜,战争频发,祖父和他的弟弟敏科为躲避战乱,逃到谏壁陈家庄。祖父在镇江不能种田,又没有手艺,生活不下去,又回到清江浦,在东大街纪家楼路口摆一个卖零食的货摊。附近的都天庙街有一李姓的细木作坊,李家有四女一子,因最小的妹妹最聪明,遭到姐姐们的妒忌。1911年,由二姐、三姐做主,将她们最小的妹妹嫁给一个穷小子——我祖父陈敏连。祖母李永年当年没有名字,与祖父结婚后就叫陈李氏。祖母在娘家虽然不识字,但跟哥哥李思贤(音)学会了绘画、木雕及制作风筝的技艺。

1913年,祖母用自己的体己钱及扎风筝出售赚的钱在东大街租下原瑞奎菜馆,创立了敏记稻香村食品店。祖父虽然没进过学堂,但知道上海、苏州等大城市一些以《红楼梦》中“稻香村”为店名的食品店享有盛名,就取“敏记稻香村”为店名,重金聘请书法名家挥毫书写招牌、门匾,并请最好的油漆匠加工制作。开业初期曾聘用大师傅做茶食,但因大师傅报酬高、难管理,赚不到钱,祖父母决定辞退大师傅,由祖母自己做大师傅。通过观察大师傅制作各种茶食的工艺流程,祖母心中有数,只是各种原材料的配比不清楚。祖母通过不同配比进行试验,并不断改进,终于掌握了各种茶食的制作技艺。稻香村经营的食品主要是各种苏式糕点、中外糖果饼干、调味品。

我祖母经常提起的稻香村与众不同的食品有方糕、寸金糖、五香花生米、甜香豆、烘青豆、月饼等。祖母每年都去苏州、上海进货,将各种适应清江浦市场的香港牛肉、陈皮梅、罐头、汽水、果汁花露名酒、杭州西湖藕粉、机制挂面等引进清江浦,扩大了经营范围。不仅如此,还自己制作香肠、火腿、熏鱼、肉松、腊肉等,其中有一些自行加工的红烧肉一类的罐头。

据祖母讲,罐头盒子是从上海进的货,红烧肉类的食品都是自己做的,罐头盒上留一条缝,罐头放在蒸笼中蒸好后立即用焊锡将罐头封好就行了。稻香村制作的罐头贴有在上海印制的彩色三狮牌商标。除此之外,还自行配制汽水出售,家里曾遗留汽水瓶的封口机,用的是圆形锯齿状的瓶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清江浦城内没有电,更没有电冰箱,无法生产冰淇淋。祖母在后院亲手挖了一口水井,冰淇淋做好后就用篮子将它吊在井中,客人来了就从井中取出来出售,使当时的淮阴人不到大城市也能吃到冰淇淋。祖母还会制作饴糖、炒米和糯米甜酒。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曾从后院的地下挖出一坛米酒,黄褐色,酒浓得如蜂蜜一般稠,香味扑鼻,入口甘醇。

祖母曾经对我说,稻香村的食品之所以做得好,一是原材料选最好的,二是制作工序一道都不能省,制作寸金糖有十几道工序,拉的时候很费劲,如果省了几道工序,口味就不行了。稻香村生产、销售的各类食品品种多、口味好、质量高、名气大。根据留存的月饼和罐头商标,后来的店名为“清江浦稻香村罐头食品号”。

为了再现当年稻香村的店貌,我根据记忆及家中留存物件,参考了二十世纪苏南古镇店铺的特色,请苏州960博文馆的文创人员绘制了稻香村铺面图,虽然不能完美再现当年稻香村的盛景,但也能看到一个轮廓。

祖母注意不断创新产品和改进生产设备,稻香村生产的云片糕每片尺寸大约是9厘米×2厘米,桂片糕是9厘米×3.5厘米。祖母还制作了9厘米×9厘米的方糕,她运用祖传的木雕技艺,用食材制作一个形似仙女的芯子,加工方糕时在芯子边上撒些红绿丝,就成了有天女撒花图案的方糕。因为方糕体积大,不好切,祖母就依据木工刨木头的原理,请木工师傅按照她的设计思路制作机器,发明了方糕刨切机。机器上有一个特制的刨子,刨子两侧有导轨,刨子下面有一放置方糕的垂直通道,方糕下面由弹簧顶着,弹簧下端放置木方块,这样能保证方糕被全部切完。用刨切机切出来的方糕薄如手绢,点火能燃,广获顾客的赞誉,红遍当时的清江浦。■陈景来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