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秦汉东阳城与古“禹王河”

秦汉东阳城与古“禹王河”

发布时间: 2023-10-09 15:21  关注度:996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禹王河之说,最早可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书,明清以来在盱眙、金湖和安徽天长、南京六合等地的地方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流传。如今的盱眙、天长、六合一带,湖泽原隰,水泽丰饶,古河道或隐或现。而其中盱眙马坝往东直到天长铜城一带,这条古“禹王河”河道的脉络却无甚踪影。近些年,盱眙东阳和天长铜城一带考古发掘较为频繁,通过古代典籍里的蛛丝马迹,加以文物考古相关成果进行合理推测,这条古“禹王河”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

禹王河之说,最早可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等书,明清以来在盱眙、金湖和安徽天长、南京六合等地的地方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流传。如今的盱眙、天长、六合一带,湖泽原隰,水泽丰饶,古河道或隐或现。而其中盱眙马坝往东直到天长铜城一带,这条古“禹王河”河道的脉络却无甚踪影。近些年,盱眙东阳和天长铜城一带考古发掘较为频繁,通过古代典籍里的蛛丝马迹,加以文物考古相关成果进行合理推测,这条古“禹王河”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存在。

●东阳或因“河”而得名

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东阳古名,初见于《史记》记载,约在秦末。据《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泗州·盱眙县》记载,东阳古城“北至东阳山,周回十里,在县东七十五里。楚汉之际,曾以为荆国,封刘贾为荆王,东阳即此地也。”认为东阳得名于城北的东阳山,即大云山、小云山、青墩山这一围群山。东阳城池历史悠久,东阳山未尝不是因城才得名。如同时期的南阳,《资治通鉴·周纪五·赧王四十三年》载:“秦置南阳郡,以在南山之南,汉水之北也。”而东阳或因为城南有河流过。

从现存文献看,以河之阳命名的地方,在秦代以前,比以山之阳命名的地方要多得多。秦在统一进程中和统一后,置有南阳、广阳、山阳等郡,又有泾阳、济阳、睢阳、耒阳、颍阳、汝阴、雕阴、山阴、漯阴等县,其中泾、济、睢、耒、颖、汝、漯均为河流名称。所以,秦代或先秦时期的东阳,或因水得名,推测此水是否有“东水”之名。

●东阳城的规模有多大

因水而城,是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自然水系能够为城市提供交通干道、防御屏障、生活水源。2004年11月,在安徽省天长市安乐镇纪庄西汉临淮郡东阳县的官吏谢孟墓中出土34片木牍,内容包括户口簿、算簿、书信、名谒、药方、礼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其中,1号木牍正面为《户口簿》,分别记载了东阳县户、口的总数:“户凡九千一百六十九,少前;口四万九百七十,少前。”东阳县所在临淮郡在西汉末年有29县、1237764人,在各郡国中人口数排名十一,非常靠前,而东阳县有人口40970,相当于临淮郡辖县人口平均水平,总人口在西汉排在县级单位前列。为支撑城邑和近乡生产生活,东阳县城必然尽量选择在当时较大的河流周围。目前东阳周边数十平方千米范围内,仅有流入淮河入江水道的汪木排河,流入高邮湖的铜龙河、杨村河等干流长度仅数十千米的小型河流。东阳周边中小型水库多数为20世纪后半叶修建,与古城址匹配的河流已经不复存在。

●东阳周边长洲泽需有河流吐纳代谢

东阳有长洲泽,《后汉书·郡国志三·广陵郡·东阳》记载:“有长洲泽,吴王濞太仓在此。”刘昭注引《博物记》:“千千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畯。民人随此畯种稻,不耕而获,其收百倍。”《博物记》即西晋张华所撰《博物志》,原文为:“海陵县扶江接海,多麋鹿,千百为群,掘食草根,其处成泥,名曰麋耎,民人随此而略,种稻不耕而获其利,所收百倍。”海陵县即今江苏泰州,西汉时与东阳县同属广陵郡,时位于长江口北岸。东阳长洲泽同样产麋、种稻,这种湿地环境湖泊纵横,自然离不开河流对于湖泊水体的代谢、冲泻。既然有长洲泽这一湖泊,必然有入水和出水河流,所以西汉初年的吴国太仓应该和东阳城相距不远。而如今,长洲泽具体位置已难准确考证,为长洲泽吐纳代谢的水源河流也难寻踪迹。

●东阳附近粮食运输和王陵选址同样离不开河道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曾在东阳设置太仓。我国古代储存、运输粮食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船只,采取的多是水运的方式,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所谓:“漕,水转谷也。”所以古代大型粮仓均是修筑在便于漕运的河流之畔,如:隋唐大运河汴河西段的含嘉仓,北宋大运河在楚州、泗州、真州设置的转搬仓,明清京杭大运河北段的通州仓。此外,东阳北有大云山,经南京博物院考古发掘证实为西汉江都王刘非墓穴。江都王都城江都县在今扬州附近,营建大型陵寝需要运输的石材、木料,需要放入墓穴中的奇珍异宝,包括诸侯与陪葬者的棺椁,一般都需要水运至陵园。

沟通江都(今扬州市)西北经过现今的天长再到东阳,应当存在一条水运通道,便于漕粮和入葬大云山的物资从江都运往东阳。而目前,马坝—东阳—铜城一线没有明显的西北—东南河流走向,盱眙、天长之间的多条河流也是分别注入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和高邮湖中,这条至少连接东阳—天长—扬州的古河道应该在地质变迁中消失。

●东阳城考古发掘证实城南有河流遗迹

现存的东阳城遗址位于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东阳社区,处大云山南麓、盱眙县域的最东端,遗址东南角即安徽省天长市地域。据南京博物院的考古成果,东阳城遗址包括大城与小城两个部分,总面积约2.5平方千米。小城位于大城东南区域,与大城东、南两面相连,现为东阳村所在,城墙、城壕遗迹保存明显。小城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稍长、南北略窄。大城城内主要为农田,城内散落有多处自然村落。东阳城大城除北城墙外,东、西、南三面城墙均在地表之上有所残留。大城(包括小城在内)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城壕均与小城城壕相通,东墙南部和南墙东部则直接与小城东墙和南墙相连沿用。大城北墙长约1790米,保存较差,部分墙体已被破坏;东墙长约1390米,北段城墙已无地表遗迹,南段墙体沿用小城南墙,地表遗迹明显;南墙长约1830米,地表遗迹明显,其中西段墙体高出地表近1米;西墙长约1350米,墙基保存明显,高出周围地表近1米。东阳城小城城址呈长方形,由东西两城并列而成,面积约1.5平方千米。东阳城遗址东城墙长838米,南墙长933米,面积77万余平方米;西城东墙长838米,南墙长862米,面积72万余平方米。现城址东、南部城垣大部分清晰可见。东城墙体保存较好,宽约20米,残高3—5米,黄土分层夯筑而成。东城垣有一缺口,应为原城门位置。

根据东阳城遗址考古勘探情况可知:一是东阳城遗址由大小两城围合而成,大城是以小城向西、向北侧外扩而成,北面和西北面依大、小云山和青墩山麓,地势高亢,而南面和东面地形平坦,城址却没有外扩,应该是受到河流的影响;二是东阳城大城、小城有城壕,城壕一般都与自然水源相通;三是东阳城只有一座城门,面向东方,北面受山势影响,而南面、西南面没有城门,可能也同南面有河流流经有关。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在东阳城附近,尤其是南侧,推测存在着一条西北—东南方向、水源稳定且流量较大、可运输通航、可直接注入长江的古河道。这条古河道,与地方文献和传说中的沟通江淮的古“禹王河”河道,应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以后,东阳城衰落,这条古河道也随之渐渐消失。

■特约撰稿 罗志;编者按:罗志,曾任淮安市市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纂处副处长,现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运河文化遗产与历史文脉、江淮地域文化史。主持编写《天下漕运看淮安》丛书,参与编写《精彩江苏-淮安》《淮安盐商》《清江浦运河文化简史》《古泗州考论》等文史书籍10余部。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