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顾家圩子

顾家圩子

发布时间: 2023-12-25 12:29  关注度:775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顾家圩子,一个铭刻于史的地名,一个长埋于水下的记忆。顾家圩子,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江苏省委在江苏境内的唯一办公地点,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泥沛村三塘组。20世纪50年代,大通水库修建后,地势低洼的顾家圩子被淹没于水下。中共江苏省委在顾家圩子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掀起了江苏人民反击日本侵略者和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作斗争的革命浪潮,谱写了江苏革命史的辉煌篇章。

顾家圩子,一个铭刻于史的地名,一个长埋于水下的记忆。顾家圩子,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江苏省委在江苏境内的唯一办公地点,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泥沛村三塘组。20世纪50年代,大通水库修建后,地势低洼的顾家圩子被淹没于水下。中共江苏省委在顾家圩子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掀起了江苏人民反击日本侵略者和与国民党反动派顽强作斗争的革命浪潮,谱写了江苏革命史的辉煌篇章。

001.jpg

●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的斗争历程

江苏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组织并开展活动地区之一,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的局面不复存在,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

002.jpg

顾家圩子沙盘模型

1927年6月,根据中共五大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有关规定,中共江苏省委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成立,隶属中共中央领导,下辖江苏各县、上海各区及安徽省淮南、淮北、皖南部分地区。

1927年6月26日上午,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今山阴路恒丰里69弄90号)召开会议,陈延年、赵世炎、王若飞、郭伯和、黄竞西等人出席会议,会上宣布省委工作机构设组织部、宣传部等,同时宣布了省委成员分工,陈延年任书记,郭伯和任组织部部长,王若飞任宣传部部长。7年8个月时间里,虽然曾三次更名,省委机关多次遭敌人破坏,先后重建、改组达16次,省委书记、代理书记达19人,但江苏省委坚持秘密斗争,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下与敌人周旋。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江苏省委又在上海重建,坚守日伪统治的上海,直到1942年8月撤离至淮南抗日根据地盱眙顾家圩子。1943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江苏省委。

1952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南京市和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为江苏省。11月,中共江苏省委成立,中央任命柯庆施为第一书记。1954年8月,根据中央决定,江苏省委第一书记改设书记,因柯庆施调离,江渭清任书记。1956年7月,中共江苏省第三次代表大会,因民主革命时期,江苏省委召开过两次党的代表大会,新省委召开的党代会从第三次算起,选举产生中共江苏省第三届委员会,江渭清任第一书记。

●中共江苏省委移驻顾家圩子

2021年,“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在南京举办,展出了江苏省委在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办公旧址。1927年的上海施高塔路恒丰里104号,1937年12月至1938年秋的上海巨籁达路同福里,1938年秋至1939年4月的上海蒲石路,1942年8月至1943年初的顾家圩子。

003.jpg

顾家圩子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在现江苏境内唯一的办公地点

1942年,日本侵略军全面占领上海租界,实行戒严、封锁和突击搜查,大肆逮捕抗日积极分子,残酷镇压上海人民抗日运动。在法西斯的黑暗统治下,曾经的“孤岛”不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的活动受到极大限制与破坏。中共中央从大局出发,对上海的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认为必须保护在白区工作的同志,同时需要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干部,因此决定驻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及地下党的负责干部,除留下坚守的少数人员外,绝大部分撤到根据地参加整风学习。经中共华中局安排,选择淮南根据地的盱眙顾家圩子作为整风学习的具体地点。

1942年8月,江苏省委机关、区委以上干部和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干部200余人,由上海转移到了顾家圩子。办公地点是在一个较大的地主庄院,有两个碉堡式的炮楼。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上,展出了当年省委机关工作人员在顾家圩子用过的坛子、桌子、罐子、铜壶、石磨,在大通水库水底顾家圩子遗址上发现的青砖,中共盱眙县委、盱眙县人民政府所立“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办公地(1942年8月—1943年初)顾家圩子遗址”保护碑照片以及根据后人口述复制的前三间后三间带旁厢的沙盘模型。

江苏省委在顾家圩子期间,除正常工作外,还举办一期省委干部训练班。1943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撤销江苏省委,在华中局下设敌区工作部,又称城市工作部,刘晓任部长、刘长胜任副部长。不久,该部随华中局进驻黄花塘地区,结束了在顾家圩子的工作和学习。

江苏省委在顾家圩子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却发挥着巨大作用,让省委组织赓续长存。

●顾家圩子今何在

顾家圩子坐落在今盱眙县黄花塘镇泥沛村东约一公里处,泥沛湾(大涧)北侧一个名叫三塘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新四军二师师部驻扎地黄花塘,在顾家圩子西北方向,相距约十公里。当时中共华中局决定将中共江苏省委及地下党干部撤到黄花塘附近的顾家圩子,是从安全角度考虑,也是从利于开展工作出发。

004.jpg

工作人员生活中使用过的桌子

顾家圩子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在江苏境内唯一的办公地点,意义非同凡响。那么如今的顾家圩子又是什么状况呢?

顾家圩子地理位置比较独特,处于苏皖两省交界之处,东南方向是安徽省天长县大通镇,中间原来隔着一条泥沛涧,现在是大通水库。这个大通镇在明、清时也属于盱眙,那时名称蒋家集,1961年版《盱眙县志》记大通镇即蒋家集。明朝时泗州统领盱眙、天长两县,《帝乡纪略》第三卷《镇集》篇,天长县下既没有蒋家集也没有大通等地名记载。而在盱眙县下记:县东南九十里蒋家集,有居民六七十家,宜改为镇。又记,蒋家镇东(北)属盱眙,西(南)与天长交界。

1958年,因修建水库,地势低洼的顾家圩子被淹没于水底,水面属天长管辖,西岸属盱眙县黄花塘镇泥沛村三塘组管辖。水库西北处建有三塘抽水站,三塘向东是仁庄、周庄、维庄,属盱眙管辖。维庄向南是大老庄,属天长管辖。顾家圩子旧址位于三塘与仁庄相夹之处,据当地村民反映,遇到大旱之年,遗址露出水面,可以看到一地残存的碎砖。

水库西岸堤坝上立有一碑,中共盱眙县委员会、盱眙县人民政府所立,“中共江苏省委机关办公地(1942年8月—1943年初)顾家圩子遗址”。

中共江苏省委在顾家圩子的时间虽短,却以此为起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浪潮,谱写了江苏革命史的辉煌篇章。

新中国成立前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曾经在盱眙顾家圩子,这段历史何其珍贵,何其荣耀,那是盱眙光辉革命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盱眙致力于遗址的保护与恢复,组织专家进行水下勘探,确定遗址所在,研究保护规划。

■特约撰稿 赵海洋;赵海洋,盱眙人,江苏省作协会员,现任盱眙县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主编、参与主编《时代的足音》《云山烟雨》《古邑春秋》《战地黄花分外香》《盱眙历史文化旅游选粹》等历史文化丛书,著有散文集《独旅行疆》。

本文参考文献:《中共江苏省组织史资料简本》(1921-2001),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