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文史 > 运河“史记”

运河“史记”

发布时间: 2024-01-15 17:04  关注度:582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中国大运河与长城是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刻画出的两条有形的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符号。近年来,聚焦运河、书写运河,呈现运河的外在美学情貌和内在文化底蕴,成了当代诗坛极为显在的人文景观,季风等一批诗人用自己的诗笔精心绘制了运河的风貌,将自我所感受和认知到的运河画卷加以艺术的勾勒和诗意的塑形。他们关于运河的书写都极具个性地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中国大运河与长城是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刻画出的两条有形的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标志性文化符号。近年来,聚焦运河、书写运河,呈现运河的外在美学情貌和内在文化底蕴,成了当代诗坛极为显在的人文景观,季风等一批诗人用自己的诗笔精心绘制了运河的风貌,将自我所感受和认知到的运河画卷加以艺术的勾勒和诗意的塑形。他们关于运河的书写都极具个性地呈现出各自的特色。

(一)

相比较而言,诗人季风对运河的诗意写照,完全是由其内心充溢着的诗人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艺术担当所驱动的,也可看作是当代运河儿女对这条河流感恩和致敬的具体体现。在季风的一篇诗歌随笔里,他如此陈述道:“面对这条贯通中国南北、滋养中华大地数千年的大河,作为受运河恩泽成长的运河儿女,我再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这段话将诗人近几年以诗歌的形式来大量书写运河的创作动机透露了出来。从美学成色上说,季风的《运河记》值得充分肯定,诗人以“个性化、多维度呈现中国大运河诗意秘境,在历史和现实相互对照中探究运河文化亘久鲜活的美学因子和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精神特质”为创作理想,将运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景观通过《运河记》全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来,并在现实与历史、人物与景物、河流与人生等的彼此关联与相互对话中,将这条河流的内在精神底蕴和丰厚文化品格鲜明地凸显出来。季风的运河书写,在观照的宽广幅域、历史的钻探深度上,是独具匠心的。在诗歌艺术的探索上,作者不断进行自我突围,用独特的视角活化了运河的前世今生。在我看来,如果将《运河记》视作一部当代诗化版的运河“史记”,也绝不为过。

生活在运河边的人们,一定会为运河边上无限的风光所吸引。他们对运河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印象,迸发出越来越强烈的爱恋,也与运河那曼妙的自然和人文风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此,所有书写运河的诗人们,都会毫无例外地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画运河之景,从而既写出其外在的优美风致,又展示其美景背后的韵味和深意。在季风的运河诗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直接写景的诸多作品。这些作品往往显露着景美情真的艺术趣味,令人读来甘之如饴,回味不尽。

(二)

在多方面描画运河风景之美的同时,诗人季风还不忘对运河流域所具有的丰富历史与文化进行深情的追忆和艺术的彰显。在季风的笔下,运河作为古代历史上极为重要的水运通道,其“天下粮仓”的美誉绝非浪得虚名。《天下粮仓》一诗就是对运河一带的富庶与古运河承载的历史意义的最精彩的诗意诠释。

在诗歌创作之中,历来有诗出侧面的要诀。所谓“诗出侧面”,是指诗歌在言说世界时,不是对表述对象的直接面对,使用加法的形式将对象特征事无巨细地罗列下来,而是采取旁敲侧击、逡巡迂回的方式,将观照对象、吟咏事物的某个特质精彩地阐释出来。诗评家吕进将诗歌创作中这种“诗出侧面”的技法称作“侧面用墨”。他指出:“诗歌技法中有‘侧面用墨’。不落墨于吟咏之物,而着笔于它给人的印象或反响,或着笔于相关、相似、相反的事物,就是这种技法的精髓。”在季风的《天下粮仓》这首诗里,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运河流域一带的粮食如何充足、运输如何发达等情形,而是言述了战事频仍的年代,兵荒马乱之下,充盈的粮草储备才确保了士兵的生存以及战争最后的胜利。出于对曾经岁月的无限感怀,诗人还情不自禁地抒写道:“如今,仓是空的,时间也是,/历史上许多伟大的事件总是一滑而过。/遗址,只是替它活着的符号,/在顾盼中,兀自绽放。”这是诗人抚今追昔、睹物生情的自然结果,是诗人对运河这具有悠久历史的“天下粮仓”发出的感叹。

在古今的比较与对话中,诗人所陈述的古之漕运所蕴蓄的深厚意味耐人咀嚼。

淮安在大运河上所处位置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京杭大运河在淮安境内长68公里,是淮安人的母亲河。她迤逦地穿过淮安古城,从而成就了淮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作为土生土长的淮安人,季风自然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往情深,其诗作《淮安城》便是这种深爱城市之情的侧面表达。诗人熟谙“淮安”之名的深意——“淮安:淮水安澜之意。其实,泛滥的淮水/一直潜伏在城外。它并未溜进城里。/倒是一条长长的运河的影子被挖了出来,/和翔宇大道水陆共生。”也通晓这座城市曾经涌荡过的历史风云:“中洲岛、国师塔、慈云寺、胯下桥,以及各式船……/还有埋在地下的一截一截古城墙青砖。/要么长得很高,要么躺着绵长,/要么深藏不露。这些都是被我念旧的名字。/但我喊,它们会一一答应。”在诗人看来,这些散落在淮安城的遗物,其实就是活着的历史,时时会召唤我们,不断去追忆从前那些峥嵘的岁月、闪着光亮的人和事。《淮安城》一诗并没有铺叙历史的情节,但其中散逸着的历史气息却是清晰的。

(三)

季风从小在淮安的运河边长大。运河边的各种景物和人物,与运河有关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以至于运河水流淌的节奏和声音,都被诗人刻入脑海,铭记于心。他是如此地熟悉运河,对运河充满了无限的挚爱与感恩,近几年来陆续撰写出的运河系列诗章,无不散发着运河的气息,有着运河的体温和心跳,渗满了诗人对于运河的缕缕爱意与浓浓深情。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对运河的爱恋,并没有停留于盲目和从众的浅层次上,而是通过自我理性的审视和心灵的过滤之后沉淀出的结果,这爱是富有深度和力量的。从《运河记》所收录的近一百三十首诗作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被诗人那发自内心的运河赞歌深深打动。

在运河边成长、生活,诗人对河流之爱是自然形成的:“爱一条河,我就枕着它入眠。/我爱它一晃而过的消失,/也爱它归来之后一身的疲惫。/我要敞开怀抱爱它,/像爱自己年迈的母亲,也可以/像爱邻居七岁的小女孩那样爱。/爱一条河,我擅于扮演多重角色。”(《爱运河》)诗人对运河的爱,如同儿子对母亲的爱,自然而真实。与运河相处久了,诗人也慢慢找到了读懂这条河流的关键词:“它就是劳动人民写下的一行/纵贯中华大地南北流淌的句子,/两岸树木和稻菽是它的偏旁部首。/认识运河,只需紧扣‘水、船和粮草’这三个关键词……”(《关键词》)与运河常年相伴,诗人不仅为运河的美丽富饶所打动,还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也因拥抱运河而成了富翁:“运沙船从夕阳里穿过都是金子,陶罐留在水底都是文物。/舱中鱼虾、两岸稻香和万亩良田,/以及向上生长的炊烟,它们都归我所有。/我是富有的,但决不炫富;/我春风得意,但决不轻狂。”(《与运河为邻》)

(四)

自然,运河带给诗人的巨大财富,绝不只是经济上的盈余和生活上的舒适,更多的是心灵的抚慰与精神的启迪。诗人在运河日夜流淌的声浪里,真切地倾听到了许许多多有关宇宙人生的大旨和要义,这或许才是他自称自己是“富翁”的真实原因。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运河给予诗人珍贵的人生启迪和世界观的养育,才使他的运河书写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写景抒情层面上,而是在写景抒情之外,传达出有关历史、文化、时间、空间、存在、生命等独到认知的丰富人文信息。总之,季风的运河书写,以当代诗笔传承运河文化、赓续中华文脉,内容丰富,情感深切,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文化的深意,处处闪现着人性的力量和诗意的光芒,不愧为当代一部诗化版的运河“史记”。

■特约撰稿 张德明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