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并开展现场研学,聚力建强科创载体、提升创新水平 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筑牢科技创新支撑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并开展现场研学,聚力建强科创载体、提升创新水平 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筑牢科技创新支撑

发布时间: 2025-02-18 08:53  关注度:460评 论  转 发  收 藏  打 印
导读:昨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部署,召开学习会并开展现场研学,加快打造科教产业园全市“创新之核”,聚力建强科创载体、提升创新水平,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筑牢科技创新支撑。市委书记史志军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坤主持会议。

淮安日报讯:昨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及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部署,召开学习会并开展现场研学,加快打造科教产业园全市“创新之核”,聚力建强科创载体、提升创新水平,为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筑牢科技创新支撑。市委书记史志军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顾坤主持会议。

会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启明未来产业技术促进中心理事长张志刚以《从跟随到引领——通往未来之路》为题,围绕社会系统发展模型、大进化时代、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全球重构等方面作专题辅导报告。

会议强调,要坚持着眼全局,聚力建强科技创新支撑。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自觉站在推进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强化主动出击、创造条件、掌握先机的意识,全力把省委“助力提高苏中苏北地区创新浓度”的发展机遇,转化为建强科技创新支撑的实际行动和务实成果,加快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有效赋能淮安成为江苏“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

会议指出,要坚持服务产业,全力提升科创载体能级。突出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作用,紧扣我市产业特别是“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所需,以建设创新平台、招引科技项目为导向,密切与头部企业、大站大所、驻淮高校等各方面合作,加快金融资本、科创团队、高端人才等要素集聚,健全高效建设运营机制,深化科创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改革,更好孵化科技型项目和企业、促进科创成果产业化落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更强动能。

会议强调,要坚持统筹推进,着力形成创新融通格局。认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淮安市情和工作基础,系统优化“四最”营商环境、产业人才支持、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构建协同高效、一体贯通的组织推进体系。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一盘棋”意识,对科创资源运用,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将创新要素充分转化为发展成果;对科技创新工作,按照职责打好配合、抓好落实,特别是要在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招引科技型项目上下功夫、求实效,进一步凝聚推动落实的合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整体效能。

学习会前,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产业园,走进淮安市“创新之核”规划展示厅、中关村硬创空间·淮安创新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装备创新淮安研究院等地开展现场研学,实地了解“创新之核”建设情况。

史志军在现场研学时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科技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坚持产业赋能,不断优化土地结构布局、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切实发挥好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强引擎、强磁场、强辐射”的功能作用,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要聚焦项目攻坚,既抓顶天立地的重特大产业项目,也抓铺天盖地的高质量“专精特新”项目,积极做好企业培育和配套服务工作,以项目之进促发展之稳,持续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要强化队伍建设,着力解决好“干部会不会干”的问题,推动干部敢为善为、能干会干、苦干实干,同时坚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综合运用好人才引进、市场化合作等途径,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融媒体记者 杨 尚 蔡雨萌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